中国画树林金秋是谁画的?

危书迟危书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是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张立辰老师的一幅作品,名为《金秋》。 张立辰,1949年生,山东人。自幼酷爱绘画,1968年入伍,从事宣传画创作,1975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花鸟画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书画院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现代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清华大师生导师。 作品有《苍鹰》、《秋韵》、《晨晖》等。《春融雪消》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朝霞》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青山幽居图》入选“2013水墨崛起——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精品大展”。出版有《张立辰作品集》。

张立辰老师的这幅《金秋》作于2005年,尺寸为104cm×104cm。画面中,在远山与近树间,一抹淡黄与一片深绿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山顶上,一抹阳光普照,仿佛能闻到青草与花香夹杂的芬芳。中景处一棵老树横斜出画面,树上的叶有的已经金黄,有的还带着青色,而树下几丛丛灌木,则呈现出不同的黄色调子。前景的草地上,几株低矮的小灌木上,零零散散地点缀着几片叶子,或红或黄,使整个画面充满了斑斓的色彩和饱满的激情。

这样的意境,让我想到了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但张立辰老师的这幅《金秋》却并没有令人伤感颓废的色调,反而给人以绚烂明亮、温馨祥和的感觉。这与张立辰老师所秉承的艺术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张立辰老师非常推崇徐悲鸿的一句话:“人生需要升华,艺术作品也需要升华。”“画画要上天!”这就是张立辰老师的追求,也是他创作《金秋》时的写照。从他的身上,我可以感受到一位艺术家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宝贵的财富之一。

燕立宇燕立宇优质答主

中国画的创作有重意象的特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写眼中之景,更写胸中之意。意象在画面中的营造非常重要,而组合画面构成意象的,就是画面中那些看似简单,却承载了丰富内涵的物象。画家对于这些物象的概括和表现能力,将直接影响画面的整体效果。

对于中国花鸟画创作来说,最典型的就是一丛牡丹、一束芍药、一瓶荷花、一根芭蕉、一枝翠竹……而对于山水画家来说,就是一棵树、一架山、一片云、一帘水,以及众多树、山、水、云的组合。对于花鸟画创作者来说,一棵树的造型对于画面可能影响不大;而对于山水画家来说,一棵树的造型,就有可能成为败笔。因为在山水画中,树是很常见的物象,而且往往是画面的主角,甚至可以说是构建山水意象的主角。

《树下观瀑》,2017年,纸本水墨,26.5cm×58.5cm,树下一位长者眺望瀑布,感受着大自然给予人的慰藉。作品用笔多以中侧锋组合,在笔法提按顿挫之中,用线的力度也自然呈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