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是多少人民币?

司二秘司二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元”是民间对“大明朝”的简称,并不是指元代的大钱,也不是专门指元朝发行的纸币“至元宝钞”(又称“钞引”)——虽然这种钞票确实很“大”,一张钞引值一千文铜钱,而当时的一贯铜钱大约重4.5-5克。

“大元”指的是明代初年发行的前五套人民币中的最大面额——“大明通宝”(又称“大钱”)。 “大明通宝”有五等,分别是:当十大钱、当五十钱、当百钱、当千钱和当万钱。其中“当十”就是值为10文的铜钱;“当五十”则是值50文的铜钱。由于“明钞”发行时间很短(仅仅36年,1528年至1564年)且形制很小,因此“大明通宝”五等钱币在明代社会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对清代货币也有影响。

比如清乾隆时期的“乾隆通宝”背“福”字币,就借鉴了“大明通宝”的样式,而当时的社会风俗又推崇“福”文化,所以“乾隆通宝”背“福”版别非常多,市场价格也比较高。 当然,“大明通宝”最大的作用还是衡量白银价值的标准。

因为明代宝钞主要是在苏州造币厂铸发,而苏州的白银产地较多,所以明代中后期白银价格相对较低。

比如成书于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的《徐霞客游记》记载当时的苏杭地区银价:“吴下(苏州)用银之俗,与北中(北京)异矣。银钱交易,两相情愿,即置彼银于水中,浸溢至几许,此钱之数乃定。每一钱为银七分,其大小轻重,即以七分为率。虽嵌宝石金佛,庄严法器,俱以此为准则。”也就是说,当时一钱的银锭价值等于如今的7克纯金。 不过到了明朝末年,苏州造币厂倒闭,银矿开采权被私商掌握,银价开始暴涨。到崇祯年间已经涨到每一钱相当于今天的15.92g。这就是说一枚“当十万”的大明通宝现在可以兑换159.2g白银!

韶歆依韶歆依优质答主

大元一般情况下指的是法国法郎,法郎通常简称为法郎。法郎用符号“Fr.”,与法国法郎对应的大法郎用符号“F”或“FRF”表示。一般来说,法郎都是银本位的货币,大法郎是一种记账单位,其中包含100法郎。1.00欧元=1.226欧元。欧元与法国法郎的汇率是固定的。

法国法郎,货币单位,符号Fr或F,法郎常简作法郎。法郎是以银为本位的货币单位。1法郎=100生丁。法郎通常有银行法郎和金埃居两种。大法郎为记帐单位。1大法郎=100法郎。1.00 euro = 6.559 57 F。

1993年法国统计年鉴上法郎的简写符号为FRF。20世纪末欧元诞生后,法郎成为欧元区非欧元国的第一种被取代的货币 。法郎一词源于拉丁语,原为银块的意思。

中国有银铸造的圆形货币,法国在14世纪中叶以前是多而杂的银块货币,其价值以重量计算。后来法国各诸侯国先后制定了本地区标准银块货币。

其名曰"法郎"或"埃居"(意为花色银块),上面有花纹和币值,有的币制规定辅币以铜铸造。法兰西王室规定法郎为其货币单位,从法国中世纪货币开始,1法郎=20苏,1苏=12德兰。到1575年法郎改为黄金货币,1法郎仍为20苏,但1苏改为24德兰。

大革命前夕,法国货币制度很复杂。除王室铸币外,各银矿和教会及某些城市都有货币铸造权。法国货币单位有金、银、铜币的埃居,银币的苏、德兰等。王室金埃居1个=20于里或25个银埃居,1于里=12苏,1苏=12德兰或20利埃。

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在1789年12月废除了一切封建货币,规定只有国库和中央特许的地方才能铸造货币。1795年12月规定货币单位为法郎,1法郎分为100生丁。最初以银为本位,1法郎重5克,纯度为9/11。

1796年实行金、银复本位制,金、银币同时流通。1803年放弃金本位制,法郎实际上成了银本位货币。1808年停止银币铸造,1法郎折银5.50克。

在19世纪,法国货币的发行和管理经过多次变动,1848年12月规定实行金本位制,1法郎定为0.322621克金。1850年恢复金币的铸造与流通,法郎成为实际上的金本位货币。1878年废除复本位制,实行单一的金本位制。从1803~1874年,法国实行生丁的复本位制。

1803~1848年,法郎仅作记帐单位。1928年造币厂法郎与银行法郎的比价固定为1∶1.5。1929年后物价上升,政府规定以造币厂法郎支付进口货物,以致两种法郎汇率分离并起伏不定。1940年6月法国沦陷后,维希政府宣布,凡法国货币不得在占领区兑换外汇,从此两种法郎正式脱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