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人民币能增值?
根据经济学的原理,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纸币贬值;反之,则会发生纸币升值。这就是所谓的“钞票面值越大越不值钱”的结论。 但是这个原理是建立在纯粹“流通中的纸币”的基础上的。而现实中,人们所持有的纸币不仅包括在流通中发行的纸币,还包括居民储蓄(即存在银行里的钱)、外汇等。这些资产作为价值的储藏手段和支付手段,同样具有价格(利息率或汇率)。它们都有各自的运动规律并影响经济的运行。
单独讨论纸币的数量对价值的影响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理论界一般认为影响货币价值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社会总需求的大小。当社会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货币的价值就升高;相反,如果社会的总需求小于总供给,货币的价值就降低。
(2)通货数量的多寡。当通货数量增加时,单位通货所能购得的商品总量减少,其价值就降低;反之,当通货减少时,单位通货所能购买的商品总量增加,其价值就升高。
(3)信用扩张程度。在经济景气时期,中央银行大量发放贷款而导致货币供应增加,此时纸币的购买力会降低;而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效益下降,银行坏账增多,公众存款信心不足,提取银行存款的现象比较普遍,这时货币的供应量就会减少,单位货币的购买力会提高。
总之,影响货币价值的因素有很多,单一角度下的结论已经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目前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实行单一的货币政策,而是采用联合性货币政策工具,如美联储同时运用利率政策和量化宽松政策来影响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