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磨玉的价值区别?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不过可能我说的不一定准确。 首先说什么是河磨玉?这个说法其实是在描述籽料。把山料凿碎后,经过冲刷,重新在河中聚集并形成的玉石就是籽料。也可以理解为山体脱落下来的小石块。因为经过了水的冲击,表面的纹理会比山料的表面要细腻一些(当然这不是绝对),所以籽料往往质地也很好。 但是现在市场上所谓“河磨玉”的概念似乎已经扩大了。只要是青海和田玉,哪怕是山料,也会被人称作河磨玉或者河磨料。因为很多从广义上定义的河磨玉其实就是指青海和田玉。这给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我看过一篇关于鉴定新疆和田玉的文章,里面提到一个很好玩的概念——聚红皮,这里可以借用一下。一般我们把颜色比较淡且散落的皮色称为“聚红皮”(严格来说,这个称呼不够严谨,应该指的是红色皮色的集合区域)。而把那种颜色很深而且面积较大的皮色称为“洒红皮”或“浸红皮”。前者多是由于氧化铁等矿物溶于水中形成,后者可能是矿物质沉积形成的。 一般来说,我们判断一块玉石是不是新疆和田玉,最重要的依据就是看是否有聚红皮。有了这一特征,我们就可以将大部分的新疆和田玉和绝大多数的青海和田玉区分开来。如果一块玉石没有明显的聚红皮,那么就要考虑是否是其它玉种了,比如独山玉、岫岩玉等等。
个人意见,不一定准确 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