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创立在哪一元年?

廉睿廉睿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国”这个简称出现在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里,但正式作为年号是在1913年。 辛亥革命成功后,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南京临时政府(北京以袁世凯为首的主张复辟的势力被压制),采用公元纪年。

民国元年是1912年(公历记年),农历为壬子年;民国二年为1913年,民国三年为1914年……以此类推。 这种纪年方法与古代的“帝统”“祖统”说法不同,是一种现代意义上的国家纪年体系。但是,由于中国历史延续数千年都是使用农历纪年的,因此民间习惯依旧用农历记年。

到了近代,中国遭遇列强入侵之际,为了凝聚民族力量,需要有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来领导全国进行抗战。而当时地方军阀割据,各自为战,又存在大量拥兵自重的军阀,需要有一个名义上的领袖来统摄全局。

于是,在1928年底北伐战争中,奉系军阀张作霖被国民革命军打败,退守东北后,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北洋政府的末代总理”,担任“安国军总司令”、“北洋政府委员”等职务。他的老巢沈阳也被改名为“奉天省”。 这虽是一个“傀儡”职位,但毕竟代表着中国政府对北方的控制和统一战线的形成。

1929年初,国联派出了李顿调查团来华调查“蒙古问题”,认为日本侵略成性,应对“满洲事件”负有责任。同时,为了表示对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尊重,国联调查团没有进入外蒙实地调查取证,而是在外蒙边境进行了考察并询问了相关人士。

这一行动本来应该引起中方的密切关注和强烈反应,但因为此时正在展开中原大战,双方都想借助国际力量来遏制对方,所以并未起什么波澜。 而当1936年日军发动“华北自治运动”之时,虽然国联因为意大利干预埃塞俄比亚和西班牙内战中偏袒法西斯的立场而丧失了公信力,但中方仍然抱有期待,希望借助集体外交的力量来制约日本侵略者。当1937年中日在诺门坎发生摩擦时,国民党政府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交涉,另一方面命令在西北绥靖的张学良增加兵力,做好应战准备。

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外舆论一片哗然。随着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国际上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中国的抗日主张得到广泛支持。这时,国民党和张学良意识到,他们可以利用的国际关系环境已经发生了有利变化,遂决定取消“安福”、“定国”等带有封建色彩的称号,以“中华民国”、“中国”或“国民政府”等称呼代表全中国,并且一直沿用至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