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粮票有收藏价值吗?
我们得看看粮票的历史。 1950年6月28日,中财委发出《关于加强粮食工作给各中央局、分局的指示》,提出实行"购粮券(即粮票)、售粮券和供应证"制度。自此以后,“购粮券”、“售粮券”和“供应证”便逐渐演化成了今天的“粮票”。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粮票作为国家指定货币之外的一种补充支付方式,广泛存在于我国的经济生活中。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稳定市场物价,我国曾大规模发行人民币。但当时物资极度匮乏,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多必需品都要凭票购买,如布料、棉花、煤、食用油等要凭布票、茶票、煤票才能买到,就连买豆腐也需要豆票。但随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一切逐渐步入正轨,这类的“特殊货币”也就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粮票已经退出流通领域多年,但它却留下了许多“遗产”,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粮价。
改革开放以前,粮食价格一直是实行的计划价格,这种定价体制下产生的粮价是忽略成本与利润的,因此非常低;而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在计划经济时期对农村实行的是供给制,农民实际上也少交了好多粮。这样,一方面农民的口粮很低,另一方面城市里消费的粮食也很低。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粮价逐步放开,由市场形成粮价。现在尽管各地情况不一样,但平均来看,一袋50公斤的面袋米,价格大致是400元人民币左右(2013年价格),这个价格是生产成本加合理利润加流转费用组成的。也就是说,现在一斤米的价格相当于1978年的六七倍,这个涨幅是相当大的。
除了粮价以外,还有以粮价为基础形成的物价水平,这些物价水平包括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穿衣、用电、坐车等等。在这些物价水平中,有不少是和改革开放之前的老物价水平基本相当或略有提高,这说明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明显提高。 如果我们从更长时间视角来看待这些问题,或许会有不一样的认识。以稻米为例,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生活仍然处于极端贫困的状况,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228公斤,到1981年才达到并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85公斤/人)。但从1981年到2010年间,中国的人口增长了3.37倍,而人均粮食占有量却只增长了不到一倍。在这期间,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短缺经济到过剩,从封闭到开放,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