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刻铜印章什么地方好?

刁童博刁童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民国的刻章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民国初期(20世纪初—30年代)的“汉章”;另一部分是抗战胜利后到解放初期的“宋章” 我在《老上海那些事儿》里写过一段“汉章”的故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的刻章业十分兴盛。那些经营刻章业的店家,大多集中在静安寺、南京西路一带。

当时有“十只乌龟爬黄浦,一天能刻数百章”的说法。这些龟板都是上等楠竹的,用刀很锋利。它们从江浙一带进购来朱泥和雕刻材料,原料上写着“文房四宝”以及“印香池”等字样。 一位苏州籍老印人回忆他祖辈创业的情景时说: “那时,我祖父在上海租界开着一家‘鸿记’印章店。店内陈设简单,除了几张桌子、几部电话外,到处都是盖满了印泥的印模。每当接待顾客时,我祖父总是先问清用途,若是刻名字就用小篆,若是刻字号就选隶书。他还教给顾客如何辨别真假紫石英和寿山石,并亲自用模具压出石章,然后刻字。”“我祖父的工艺精湛,许多外国人慕名而来,请他刻制印章或设计徽标。” 不过,这时的民国刻章水平总体来说还是不差的 在《我的父亲叶剑英》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描述父亲的印章: “这时他(指叶剑英)的军阶已晋升为团长,便请人照此造型刻了一方印章,上面篆刻着两行行书字体,分别是‘叶挺独立团第一营第四连第二排第五班’和‘广东梅县司徒氏’。” 这位作者的姓氏落款就很能说明问题,一般人的姓氏可能没那么详细的划分,而这位作者的家族姓氏竟到了“氏”的地步!足以见其家族在当地的影响力。

再来说说解放后的宋章,也就是新中国建立后至70年代的刻章业 这一时期的刻章水准可以说已经和民国时期的天差地别了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物资极度匮乏,所以不管是文字还是刻章用料都非常简化,人们常用的字只有那么几个,所以字体也很单调统一 例如,50年代发行的纸币上的字样基本都是由同一套模板刻出来的 一套模板就是一套字体,不同面值的钱币,上面的文字只用大小粗细加以区分,所有的字几乎都是横平竖直的。

56年发行的1元硬币和现在的1元人民币一样大,上面刻着的“壹圆”和“YUAN”都是由同样的字体刻出来 而这种字体是很接近印刷体的魏碑字体,和现在的小学生练习的字体非常类似 再来看看现在小学生练习的字贴...... 是不是有点像? 因为材料和技术的限制,那时候的刻章业并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大部分被国家垄断,私人是不能买卖印章的。

所以,那些刻章师傅也往往同时拥有其他手艺,如雕刻木版、镌刻印章和书画装裱等等。 直到80年代后期,刻章行业才逐渐开放,一些个体商家出现了。但此时技术已经远远不及民国和建国初期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