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一份报纸多钱?
旧中国的报刊很多,但真正赚钱的可能只有《大公报》和《申报》这两家,其他大多数报刊都是亏钱的。当时国内报刊的收入主要来自广告收入,而影响最大的报纸的广告收入又大部分被洋人霸占着,像《大公报》、《申报》这样的“国报”能够从广告商那里要到一丁点收入已经很不容易了。很多“国报”都在尽力刊登政府禁令的反共文章以换取政府的拨款。 能收到政府补助的报刊毕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报馆都要靠自己的经营来实现盈亏平衡甚至盈利。为了吸引读者,这些报刊不仅在内容上力求新鲜有趣的,而且售价上也极为便宜——只要几文钱,就能买到一份包含不少页数的报纸。相比之下,今天的报刊真是贵得离谱!(今天的纸媒几乎全部亏损)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物价水平相当低,普通工薪族月收入不过百元(新币,下同)左右,而一份报纸的价格一般仅五六角钱,如1936年《申报》的定价是每份四角五分,而《大公报》则更优惠,只要三角三分,如果订全年的话只需2元8角。这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根据上海价格研究的专家的研究,当年的一元钱约等于今天的50元人民币。
如此便宜的报纸让当时的民众爱不释手,很多读者把当天的新闻从头读到尾,遇到感兴趣的奇闻逸事还会反复读几遍。一些知识青年甚至把报社作为自己“第二校园”,因为在这里不仅能看到社会新闻和政治资讯,还能读到各类学术文章和科普文章,可以说是知识量爆棚。 虽然报纸价格便宜,内容却不含糊。比如1947年《大公报》的发行量为79.3万份,在当时中国人口大约5亿,平均下来每个中国人手中至少有1.6份《大公报》。
这么高的发行量不仅保证了报纸内容的广泛性,也让其成为宣传革命思想的最佳利器。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大公报》等保守派传媒遭到封杀,最终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