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民国三年值钱吗?
1914年,国民政府成立后,规定国币以银元为主,银元铸行数量不断增长,至1927年,累计达5.6亿枚之多。这些银元中相当一部分是民三(民国三年)版“袁大头”;虽然版式和背面图案较之民国元年版的“袁大头”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其铸造量大,流传下来的也不少。 不过由于这个时期军阀割据混战,各派系为了筹措经费各自为战,所以尽管各个地区生产的“袁大头”材质、样式相同,但是文字却有差别,比如浙江造、湖南造、广东造等,而且这一时期的假银元也很多,需要仔细辨别。
到了1935年后,法币发行导致银价持续下跌,而当时国内经济疲软,民众生活困苦,因此国民党政府开始大量印制钞票,致使货币贬值,民生更加凋敝。在这样艰难的经济环境下,国民党政府依旧在持续铸造发行“袁大头”,只是数量相比之前已经有所减少。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为保证抗战资金供应,继续大量印发钞票,导致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飞涨。在这种混乱的局势下,伪满洲国(东北政权)、华北临时委员会(华北地区)也先后铸行了“袁大头”,以供本地区使用。不过由于流通范围局限,再加上其质量并不好,所以这类袁大头并不价值很高。
随着日本的投降,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终于结束了饱受日本侵略的屈辱历史,也由此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刚刚摆脱日军侵略的中国又面临了美苏争霸的威胁,为了应付此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土地改革,恢复了生产运动,并在此过程中推行了人民币制度(与纸币制度的转换)。就这样,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币成为国家法定币,而此前各种名义的纸币(法币)不能兑换。为此,原持有各类贵金属、白银的百姓纷纷前往银行兑换人民币。这其中就包括了大批的“袁大头”——民国三年的袁世凯像银币。 由于“袁大头”在市场中的流通,以及老百姓对袁世凯印象不佳的原因,所以很多“袁大头”被民间视为“劣财”,甚至有人故意将其熔掉重做。正是这种“贱销”行为使得早期很多“袁大头”流失,存世量因而骤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