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角塔收藏价值如何?
对于喜欢收藏古董的收藏者来说,犀牛角塔这样的古埃及艺术品,是具有很大的收藏的意义的,它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了很独特的文化底蕴。
犀牛角塔,又称“祖卡罗”,是古埃及人崇拜的太阳神,被法老赐与最高人格的象征。此器为纯金锻造,高58.3厘米,最厚处1.9厘米,是古埃及法老萨夫王的第27个皇后——贝尔依的祭献之物,现藏于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
此件“犀牛角塔”是一件由真金铸造的天人合—的圣物,它集佛、道、儒三位一体,体现了古埃及最高的伦理道德。同时反映出古埃及人对理想的追求。全器由犀牛角和金子制成。上部立有神像,人面狮身,手持火炬。底座为梯形,底部四个角各有站立的狮子像一尊,底座之下是三瓣莲花座。
由象牙塑制的神像或佛像,初出现于印度,后流行于中亚、东亚各地。中国最早的象牙雕刻可能是新石器时代刻在一些骨器上的构图簡朴的图案。但正式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则兴起于商代,如皇宫贵族和祭祀的礼器、装饰品等。但此时牙雕作品多残毁,流传至今 的虽有些精品,但仍难窥其全貌。
至于把象牙材全刻成佛或菩萨像,并加以供奉,则始自东汉。据载,光武帝刘秀的舅父阴兴在汉长安未央宫前的桥头造有“黄华房”,“以祀天上帝”,其样式为半间屋宇,两侧阙门,“雕墀文柱,碧藻纹墀,金银为道,金玉为雕”,其中黄金为佛形,菩萨则皆用象牙为之。兴于唐而盛于宋的象牙尺璧,大者径尺,小者不过二、三寸,一般以刻画高僧像或经卷故事为多。至于宋时通行的牙牌(官职牌)及朝堂上的象笏,则是以墨韵漆绘,极尽华丽威武之能事。而明代中叶以后,由于佛教得以重建,象牙雕刻重又兴盛,如北京雍和宫的完整雕刻,就有“大威德金刚”、“宗喀巴”、“金智恩”、“释迦玉立像”等,皆有相当大的尺寸。同时期的《观出梵经卷》和《御制佛法归元赞》刻本,则用紫檀木嵌牙丝,工艺极为精湛。至清代,由于皇帝的喜爱,象牙雕刻一度达到繁极峰巅的地步,不但有《无量寿佛》、《金刚四品》、《维摩演教图》等木雕大型作品,还用象牙嵌珐琅,成为精美绝伦的艺术瑰宝。
另外,在佛教传入中国后,雕造佛像随之风行,并且形成了自身独具的造型体系和风格。如犍菩飞的双寺造和阿育王所立的悉名钻,分别代表了希腊式和印度巴特那式的风格。汉魏六朝时期的造像多作儒生像,具有“秀骨清像”的特点。唐代造像则丰盈饱满、体态从容。宋代造像则又加庄严,具有“垂拱思微”等的特点。元代造像则浑厚大方。明代造像则具有“庄严慈祥”、“肃穆工细”等风格。总之,中国雕塑不论是人物或是动物,都是“因材施艺”,“依形就意”,讲究一气成龙,不追求表面光丽,而要注重内涵气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