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冰裂纹瓷器吗?
近来玩品较多,遇到一件清代粉彩瓷盘,口沿有轻微磕碰,内壁见不规则浅纹路,其外观似冰裂纹。
清代乾隆年间,制瓷工艺达到了巅峰状态,陶瓷艺人烧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瓷器,其中粉彩瓷器更以它的鲜艳色调、细腻的纹饰、生动的形象而卓尔不群。但其时,由于烧造工艺上不易掌控而出现了许多碎瓷片,其中的精品就被工艺匠师还原修复成各种各样的精彩瓷器。这些瓷器虽然也有纹饰,但多以素雅无色釉为主。而这些碎瓷片由于较易使用,也就不需要像整体烧成的瓷器那样上彩。其中某些自然碎开裂口及烧造时的冲撞伤痕。但近观其全器可也感知其做工精细、颜色鲜艳而不失典雅。清康熙年间,有册页记载,当时的碎瓷片在市场上可以换铜元使用。
如今,看到很多从旧货摊或上拍出的清代碎瓷片,其价格并不高,似乎没有太大的收藏投资价值。殊不知,这些看似不值钱的“杂瓷片”,其实有些却又是清朝宫廷或官窑的“精品”,只是它们已经失去了原来的使用价值,被历史淘汰了。如今,它们以古董的面貌出现,其欣赏、收藏价值远远大于它们当时的使用价值。正因为此,有的行家手中藏有极少部分的“杂瓷片”精品,其价格并不亚于完整器。所以这些看似普通的“杂瓷片”,行家们一般是不会轻易让出的。
清代以来直至当今,仍然有无数仿造品或以假乱真的出现。而且往往新仿品还多有胎骨粗糙、灰爆、釉面失透、蓝色纹饰浮灰沉、工艺粗糙、颜色不自然之感,这一点也不怪谁, 因为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手工相比,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故此以假乱真的新仿之物,与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精品之作有着天渊之别。此二者断不可混用,以防蒙骗外行。
从现存的传世品分析,真正的冰裂纹瓷器在当时也是很珍贵的,且存世不算特别多。清代的瓷器鉴定书籍中,有时也称其为“皮蛋釉”、“开裂釉”等。
从现存的传世完整品来看,其全器皆呈鲜亮的蛋黄色彩,且润泽有玉质感,开片自然通透,其色无丝毫烟熏火燎之痕。而仿品虽有各色变化,但总体显得较生、较闷、生火气。
仿古作伪者,往往因无知而大胆,以为时久必然毁落,于是就对其大胆重建,修补接粘,施以假釉新彩以蒙混。但其做工毕竟粗糙,以假乱真的新仿之品往往前后不一体,接缝处有明显痕迹。如用手触摸其接缝处,尤其是底部大接口处,多见露胎补胶粘贴,或者窥视其内壁,用水草绳索捆绑处多见黏结痕迹。这是修补接粘之症的最明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