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八两银锭吗?

班元香班元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最近,有专家在拍卖市场上宣称,发现了清乾隆时期的八两银锭,因为重量超出常例,甚为罕见,故此一说。

不过,据笔者反复看过图片之后,发觉这个被专家称之为八两银锭的东西,其实只是个七两半的银锭,因为顶上錾刻了“八两”二字,遂被误读。

中国白银市场的“基”本该是多少两?

到底“两”这个词,最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白银市场被使用呢?经笔者査证文献得知,最早将“两”作为白银的市场交易量度,是在明代。

何良臣著的《绝妙的食谱》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出银十两买乌鱼百尾,将百尾乌鱼送与严嵩仆人。”而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中也有一则记载:“成化间,扬州大绅某,赴武昌办事,偶得一银匠,工艺甚佳,因与之浃汗,归而携其伴侣,泛舟鄂渚,饮酒三日而别。既而得武昌付籍,其银足五两矣。”

这些记载说明,在明代,银两已然成为了白银的市场交易量度。

清代的银市场,依旧采用两作为白银市场的量度。因为清代财政收入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土地税收,受明朝影响,清初期也是以两作为土地税收的量尺,所以延续了下来。

也因此影响到了银市场的交易通兑。也就是在清代,无论金银铜铁锡,不论是官价还是实价,均以两作为量尺,表示一两银等于制钱290文。这就是清代银两制的具体表现。

至于说清朝的斤两与白银的关系,可以说清王朝没有统一的量衡制度。在清王朝,凡是与皇室相关的用品的制造和使用,使用的是清王朝统一的标准,即一斤为596克;但凡民间日用器物,则无统一的量值,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量衡标准,譬如重庆的一斤为640克,天津的一对为1120克,不一而足。

以量斗量,是清代常见的计量方法。量斗,又称升斗。有测定粮食器物的计量斗和大米加工的升斗。其中米的下脚称脚米,计量斗又称斛,1斛等于5斗,清代,1斛稍大于1百升。

所以,这个“八两银锭”,只要学过初中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清朝末期,八两银锭对于1斤的差失已经不是一两两的问题,而是非常巨大的了。

八两银锭在清代不可能存在

根据史料可知,1904—1905年(清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全国各省上报清政府的“新练陆军节献人数”共计6329人,平均每人捐献俸银425两。按照当时2000名卫戍京师的驻守军计算,每员平均425两,则总数为1275万两;若以12月全国军饷消耗共计367万两平均,则每人每天1.3两;若以每天10两平均,则2000名卫戍军每日需银20万两。据陈碧笙《清代兵饷》统计:驻防八旗兵额23万人,年饷2700万两;绿营兵额90余万人,年饷5400万两。如再以20—30两计,则清政府每年因战争增加的军费就在1000万两以上。而清末民初,全国人口约4.5亿人,人均年收入仅25两左右。

又:由义和团事起,清政府与八国缔结“辛丑条约”,列国扶清削难,各派兵护卫京师,保护使馆,保护洋务衙门及教堂,期六个月而毕。然而,十六国驻兵保护都城,每月所需粮食,加一倍也需160万两,若以15万两计,则月费12万两,亦为四亿两之数。

所以,八两银锭在清末,根本无法流通和使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