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牌如何抛光?
牌是佩戴在腰间的饰物。所谓“玉牌”就是指用玉片做的牌。有诗句云:“腕传金勒马,背印玉牌骄”,就是描述当时达官贵人随身佩玉牌的情景。在众多的玉牌中,“书法”和“吉祥”是最主要的两种题材。
玉牌的用料一般是软玉,其次是硬玉(即翡翠)。软玉的颜色主要有白、绿、灰、黄、红等多种,其质地极为细腻、滋润,有油润之感,颜色美艳柔和。硬玉因其颜色的不同分为多种,以绿色居多,其次是紫色和红色,黑色和无色(水头足)的也有。其质地晶莹,温润多姿,色彩鲜明,光泽夺目。
做一块玉牌,先要有个好的玉料。玉工在开料时,根据料子的好坏、有无缺陷,做出不同的处理。好的玉料,可加工成几十块或更多的玉牌;差的玉料,要么切掉不要,要么拼凑出好的图案。
切玉料是要成大块的,再去打磨。块与块之间有裂,要去掉,有杂质也要去掉。然后,把这块玉料固定在后锅中,烧开水,倒进植物油(或者动物油),用文火加热。这样,油就会渗透到玉料里面去,而玉中的裂痕、杂质就不会再影响玉的整体美了。
接下来是雕琢。玉牌的图案,可以是事先画好的效果图,也可以让玉雕师傅根据玉料的优缺点,自由发挥。雕琢的方法,主要用切、钻、琢、撬等。先用铲子把不需要的玉料去掉,再用冲子冲孔,再用凿子琢磨出图的轮廓,再用雕刻工具细致的雕琢每一层的细节。
玉牌到了最后加工阶段,就是要给玉牌“洗个澡”。这就是俗称的“抛光”。抛光用棉纱或珍珠母和木砂轮等。对光滑的玉牌,可用少量清水,用棉纱布擦干。
清代玉牌如何抛光?
清代玉牌的抛光是用牛筋和木椎等制成的一种特殊工具,这种工具称为“垫”。先把粗加工的玉牌放在垫的上半部,然后用上好的鸡蛋清和适量的糯米浆调成糊状,抹在玉牌的表面。接着,把垫子下方垫上一块小木版,上方钻一些小孔,再套在玉牌的颈部。最后,用木栓牢牢捆住木版和垫子,开始抛光。这样,一天下来,一块玉牌就能抛得很不错了。如果遇上很平整光滑的玉牌,则改用垫器打光。
用这种方法,玉工们把一块一块的玉牌连接起来,就变成了条一块完整的玉佩。
从玉牌的字刻工艺上看,早期的字刻较浅,特别是清早期,且字体较窄小;中期字样浑厚饱满,清中期以后,字样变得宽大肥厚,个别字留有刻刀痕。从玉牌雕琢工艺上看,前期比较粗放,多数不加勾勒;中期比较细致,有的有表面效果;后期更细致,且有表面效果,但往往有磨崩的现象。每个时期的玉牌都有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由于后期民间大量仿制,也出现很多粗糙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