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铜蜡台值钱吗?
蜡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之一。在火柴和电灯发明之前,是夜间照明的主要光源。随着社会发展,蜡烛的用途也越来越广。人们不但把它作为照明的工具,还用于宗教仪式、生活习俗及艺术观赏等多种场合,如“请蜡”、祭祖、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神龛佛案、艺术陈列等,甚至作为陪葬品、祭祀品。因此,蜡烛的造型也越来越丰富。
现在人们使用的蜡质较软便于造型而且燃烧时间很长的蜡烛,实则是明代才出现的。在此之前人们使用的“蜡烛”不是像今天这种可以站立的圆柱形蜡烛,而是将石蜡或蜂蜡做成片状的“蜡片”或条形的“蜡捻”,然后再用丝、纸等缠裹蘸有油脂的捻心而成,点燃后依靠油脂燃烧时融化的蜡烛自身重量的重力下垂才能继续燃烧,所以称之为“蜡烛”。
从先秦两汉一直到南北朝时期人们普遍使用的是动物脂“烛”的时期,“秉烛”亦为“秉烛”。“秉烛游”一词就来源于《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意思是说人生苦短,夜晚的时间又非常长,因此不如手持蜡烛外出游乐。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民间就已出现燃点持久,而且可以支立的盘心烛,《齐民要术·种麻》中就有“麻子熟时,收用麻茎中汁如白蜜,凝烈如饴,堪作烛,极明,且香,可以立”的记载。这种“蜡烛”与我们现在使用蜡烛十分接近,但这种用麻茎中汁制作的蜡烛制作成本很高,而且还有毒性,所以制作的数量和流行区域不广。真正使“蜡烛”得以普及到全国各地并取代“烛”应从人们开始采用橄榄油制作“橄榄油烛”开始。因为,它的原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制作工艺也易掌握,这种蜡烛制作盛行于隋唐至宋元时期。直到明清时期,人们开始用现在的蜂蜡、白蜡制作蜡烛,这时的蜡烛才可以像我们现在使用蜡烛那样广泛用于日常生活之中。
蜡烛的使用导致了与之相配套的“烛台”产生。古代蜡台与烛台并无严格意义的区分,有时称蜡台有时称烛台。但现代意义上的蜡台就是指用来插蜡烛的台架,而烛台则是用来插蜡烛的台架的总称。古代蜡台的历史悠久,根据文字记载,蜡台一词最早出现在《北齐书·娄定远传》:“时洛京倾覆,人鬼涂地,虏寇南侵,戎马在郊,而定远骄恣如此,自云其父在洛,曾见东宫女宿于路隅,今复遇之,仍以金装蜡台遗之,世论以此鄙之。”蜡台多为铜质或铁质,台座上立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立柱或承盘用以插蜡烛。也有少数由瓷制或石制的。
瓷质蜡台出现较晚,唐、宋时期的瓷质蜡台极其难觅,清代烧制的瓷蜡台比较多见且有青花、釉里红、粉彩、炉钧釉等多种品种。
从蜡台的使用地域上看,中国南方蜡台较少,北方蜡台相对较多。
从蜡台的品种上看,蜡台基本上有三个品种;一种是高足的蜡台,蜡台高约在30~50㎝左右。这种蜡台多用于佛前或“灵前”,也有用于居室“八仙桌”上的,这种蜡台大多数是两个立柱或承盘,即插两支蜡烛。二种是低足蜡台即蜡台呈台盘形的“蜡盘”,蜡台直径在30~50㎝,这种蜡台一般承盘有三个立柱或承盘,即插三支蜡烛。这种蜡台是普遍使用的品种,佛前、居室、婚丧嫁娶皆可用之。三种是手提式的蜡台,蜡台呈盘形,用手可提持点燃的蜡台。这种蜡台多为一柱,也有二、三柱的。这种蜡台多用于夜间野外照明或夜间深更人静时手捧在门前、路旁烧香拜月或为亡灵遥寄哀思时使用。
从蜡台的年代上看,存世的古代蜡台多为清代制作,元代和明代制作极少。清代蜡台的品种多、制作精良、工艺精美、数量大,多为铜和铁胎,蜡台的柱顶或承盘下面都有錾刻有“正德年造”、“嘉庆年造”、 “大清嘉庆年造”的款识及所属寺院的名称如“大清嘉庆年造、万寿寺造”等。
目前蜡台的市场交易价格不是很高,其价格的高低主要决定于其制作的年代、材质和工艺。一般清代制作的两柱铁质蜡台在200元~500元之间,三柱蜡台在300元~800元之间,高足蜡台要比台盘形蜡台价格要低30%左右,两柱蜡台和三柱蜡台价格可比价。而清代制作的两柱铜质蜡台在500元~1000元之间,三柱蜡台在800元~2000元之间,制作精良,年代久远且有款识的蜡台要比普通品种价格高出30%~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