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猫眼朝珠吗?
朝珠是清代礼服的挂饰,是礼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礼服制度的一个缩影。其制作、使用、管理,都有严格的规定。
清制朝珠为清代官员礼服上的珠饰,是皇帝、后妃、官民、亲王、世子、及一、二品公爵、大臣等在举行重大典礼时,佩挂与胸前的装饰品。最初是以念珠改制而来。明清时期,佛教文化盛行,中国上层社会不少人皈依佛门,佩戴念珠以显示虔诚,王公大臣也不例外。清代的行礼,要屈膝跪地,下垂的朝珠正好可以防护衣襟,并且使衣服不至于由于屈身而敞开,使下体外露。所以以念珠改制的朝珠从宗教色彩浓郁的佩挂品,转变成了礼仪佩挂品。在清入关以后的百余年问,一直沿用为一种服饰制度,非制度所定者佩挂不准佩挂。
朝珠按质料的不同,分为朝冠朝珠和礼服朝珠。质料等级依次为东珠等。质料等级不同使用场合,佩挂者的规定也不同。
清代的朝珠,是清代皇帝及官贵的饰件,也是宗教活动中的法器。
猫眼石朝珠,是由猫眼石珠珠粒和红珊瑚珠珠粒串缀而成。由一串主珠和三串辅珠组成,三串辅珠亦称“记念”。挂于颈后的部分称作兜R。
每盘朝珠由108颗珠子串联而成,也有金或翡翠质的朝珠。108数,意为消除人生烦恼、怨仇。一粒大珠和佛头、记念、背云等装饰将108粒珠子串联成一盘朝珠。“108”这个数字在佛教上也代表很多的意思。
朝珠每盘有佛头一颗,寓意佛在心中;记念三组,每组10颗,共30颗;背云一颗;纪念每组之间的隔珠一颗,共有三颗隔珠,分别称作“信译”、“其那”、“塔婆”,朝珠两侧有结珠两颗,俗称“大坠”或“排”,每颗排上还垂有塔式装饰物,俗称“珞”,俗称“小坠”。两侧的结珠也称“朝天棒”。整个结构珠饰共128颗。朝珠在串结时,以佛头为开始,串结13颗后串结1颗记念隔珠,继续串结10颗后再串结一颗记念隔珠,再继续串结10颗后串结一颗记念隔珠,然后再串结10颗后,以背云收尾。在背云后的结珠上串结2寸1分的红丝绦;两侧的大坠也用红丝绦串结在主珠的背面。大坠上的小坠用红丝绦串结而成。
佛教中,朝珠是念珠演变而来的。以佛教规矩,持珠念佛的时侯,用拇指与中指夹珠,食指轻拨念珠,自右向左一珠一珠的捏过,一圈念完,转回从大珠开始再继续念。这大珠称为“持珠”(或“执事珠”)、“母珠”、“师珠”等,珠名随佛教各宗派和各教派的不同而各不相同。母珠的大小和工艺往往与子珠不同。在母珠的两侧有记珠(记念珠),记珠的颜色和工艺一般亦与珠链主体不同,记珠上连有结珠,俗称“坠角”、“排”或“朝天梆”,结珠下另有“绦”或“珞”,绦上再系有小坠角。一串佛珠的标准数为108颗,象征一年的12月、24节气、72侯,共为108数。记念上有11颗珠,象征十法界和一心,十法界是在佛教修行中必须明辨的10个范畴。一心即“正直心”,也就是无杂念的心,用这种心念诵经。佛珠的大小,依宗派或法会仪规而异。
清代的朝珠的制度。清康熙帝为保持满族重视礼法的旧俗,入关后命制朝珠,规定王公百官及文臣五品,武臣四品以上于常服外,许挂红珊瑚朝珠,后又规定一品文官用青金石、二品文官用水晶、三品文官用蜜腊、四品文官用琥珀、五品文官用珊瑚、六品文官用红铜、七品文官用银、八九品文官用素金,且只许于礼服即补服之外佩挂,用以显示贵贱。清晚期此制度为打破,珠贵者可挂以红珊瑚为质料的朝珠。皇太后、皇后与妃子用东珠朝珠,以珍珠串成。在材质上还有金、翡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