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几十斤大砚台?
其实,清代巨砚与歙砚相比,制作比较粗劣,其大小多在三四尺之间,在制砚方法上仍然沿袭了端砚“三足一池一眉一线”老路子。只是以石材厚度代替了包浆,人们习惯称之为“生坑砚”。石品花纹,虽有火捺、鱼脑冻等,但质量远逊于老坑。
清顺治至康熙中期以前,砚品尚多精工之作。如上海博物馆珍藏的“仿汉洗式松鹤砚”,砚面雕刻仙鹤游水,立于松枝上,砚背浅刻两行铭文:作砚何为,池清质洁。受墨而不损毫,发墨而不损笔。洗砚池头,临摹永日。松鹤清音,伴吟书室。
砚下三矮足,取汉洗样式,制作精工,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另有清中期“青花凤砚”、“仿古鱼洗砚”、“松鹤延年砚”等也制作规整,颇具匠心。
砚体硕大之风当属康熙后期,雍正、乾隆两朝尤甚。巨砚题材,多选用山水人物、花鸟虫鱼之类构图,雕刻技法也多取镂空线刻,花纹图案装饰繁缛,风格追求华丽,砚堂、墨池随意施刻,不拘成法而有“十砚九漏”之说。
如传世品“耕织图砚”,砚作整板造型,砚面镂雕耕织图,雕工虽细,然不具砚德。更有甚者,“雕龙凤,施金彩,制玳瑁盖,缀金丝绦,既非古意,又失实用。”从一定意义上讲,清中期的巨砚已不是以实用为主了。有的形同案几摆设,有的干脆成了石刻工艺品。还有专门为了讨好皇帝,迎合封建礼教,宣扬“王道”,粉饰升平的。
如:三十余斤重的“十二美人图砚”:砚作长方板式,砚身长65.3、宽26.8 厘米,镌刻十二位宫妃在亭台楼阁以及山石树木环绕相依之间,或读书,或对奕,或赏蝶,或对镜梳妆,或下棋,或盥洗,或观书,或坐步辇等。砚面施以石绿、赭石等色彩。此砚无砚堂、无墨池,通体为砚面,构思奇特、雕琢精美,为砚林所仅见。
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七年七月二十八日,怡亲王交来仿古青玉十二美人图砚一方,随木匣”。可知该砚是怡亲王——皇帝的兄弟,为了讨好雍正而制作的。清康熙、乾隆两朝,曾三下江南,“平章江海颂皇谟,到处江山入画图”。为表示“圣驾”所到之地歌舞升平,天下太平,于是有“平湖秋月砚”之制作。此砚长 78、宽35厘米,以西湖十景之一的“平湖秋月”图案为主题,雕以“三潭印月”等湖光山色和建筑,砚堂和砚池均施以雕镂,砚上并镌御制诗铭,现收藏于杭州西泠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