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岫玉手镯有收藏价值吗?
玉器在中国具有历史悠久的收藏传统,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黄金有价玉无价”这一说法,反映了玉石在中国人心理上的价值定位。玉石之美、玉石之贵,使许多人将其视为财富和地位的象征,更有人把收藏美玉作为人生最高尚的嗜好,从而促成了中国玉文化持续不断的发展。到了清朝,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变,制玉工艺得到空前的发展,在继承前代技艺的基础上,吸取了历代玉雕造型及琢制工艺的精华,创造了“乾隆工”的玉器盛世,并出现了中国玉器历史上最后的辉煌。其中尤以清乾隆朝玉器堪称玉器史上的珍品,备受世人关注和追崇。在乾隆皇帝“好古”思想和“天命之思”的影响下,统治者以“古、天、德”并列为玉器所要表达的中心内容,这时期的玉器以碾琢古朴、气度恢宏、繁缛华丽、崇尚仿古为风格,制作工艺讲究,玉质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鉴赏价值。由于此类玉器在当时制作工艺要求非常精湛,对玉料材质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当时只有新疆和田玉能够满足要求,所以该时期制作的玉器极少用其它玉料。因此流传到今天的和田玉器,特别是皇室用玉,大多数也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而到了道光、咸丰年间,清政府政治上逐渐趋于腐败,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财政枯竭,兵饷不继,又遭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国衰民穷,玉器制造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一落千丈。光绪末年至宣统时期,更是一蹶不振。这一历史时期,清政府从鼎盛走向衰败,制玉业由兴盛走向没落。这一时期的玉器,在技术上逐渐粗糙,玉质变差,多用俄罗斯玉及青海玉,而且伪古器物陡增,在很大程度上抵销了制作工艺精良的玉器制品。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传统玉器的魅力又逐渐凸现出来。2002年5月,北京翰海拍卖公司举行了一场玉器专拍,122件拍品的成交率高达92%,总成交额超过1200万元。特别是1995年纽约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上,一件汉代玉凤佩竟拍出了198.5万美元(约合2000万港币)天价,令珠宝收藏界惊讶莫名。受此影响,1997年和1998年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的几场重要的珠宝玉器拍卖,都创下了非常亮眼的销售成绩,尤其是清乾隆年间的碧玉、白玉成为玉器收藏拍卖市场的宠儿。从近几年玉器拍卖的成交情况可以看出,只要是真品,且玉质好,工艺精,其升值潜力都很大。其中,带有明确款识的清乾隆玉器历来都为收藏家所追崇,价格一路上扬,屡创新高。如2002年6月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拍出的一对清乾隆御制碧玉百宝嵌瓜式盖盒(刻御制诗),成交价高达478.9万港币;香港苏富比2002年10月秋季拍卖会推出的清乾隆御制白玉浮雕松鹤纹如意以493万港币成交;香港佳士得2003年10月秋拍上由清宫原贮乾清宫御案上的御用之物白玉盘成交价达297.2万港币。随着玉器市场行情的不断看涨,一些藏家对明清玉器趋之若鹜,但明清玉器年代相对较近,仿制、制造赝品的现象相当普遍,市场上鱼龙混杂,很难分辨真伪,且存世量又多,价格自然难涨上去。因此,随着人们审美品位和经济实力的提高,玉器收藏者的收藏目标逐渐上升,明清玉器不再受宠,目光开始转向玉质上乘、工艺精湛的清代乾隆玉器之上,特别是具有较高身价的清宫廷玉玺、礼器、陈设器、文房用品价格上涨迅猛,行情一路看涨,乾隆玉器价位已经远远高于清代其他时期的玉器,有时甚至高于明代的玉器,许多清乾隆玉器已经出现了有价无货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