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毛笔书法怎么写?
1、关于鸟笔的结构,我看了一些资料,但众说纷纭...... (1)有的认为“鸟”字的结构是“上小下大”, 如图《新编钢笔字结构图解》所示;图《现代钢笔字帖》亦如是。 但这样的解释与“鸟”的本义不符——鸟头在下,鸟尾在上,显然应该是“上大下小”才对吧!
(2)有的则认为是“上小下大”,并解释说这是因为鸟类都是站在树枝上的缘故,所以“鸟”的底横要短一点以保持平衡。如下图,这是《中国毛笔书法史·晋魏南北朝卷》中的原话。 但是这个说法经不起推敲啊:既然古人认为鸟儿站得稳靠的就是那根短横,那么又为什么要故意把这根横画描粗来呢?这岂不矛盾了么……
2、关于鸟笔的特点,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点:
其一,由于鸟足较长,故笔画多“垂露”而少“悬针”;其二,为了适应书写的需要,竖、撇、捺等主笔往往需要向右下方倾斜,以求流畅舒展。
3、下面是我自己尝试着用鸟笔写的几个字示例一下这两点特点: 注意看第一行第二个“飞”字和第二行第一个“鸟”字的主笔是否都出现了向右下方倾斜的趋向;再看第四行的“春”“秋”“冬”三个“日”,竖钩是否都是“垂露”而非“悬针”。
4、下面是几幅用鸟笔所写的作品,供君参考: 其实只要掌握了上述两个要点,就可以写出一个比较像样的鸟笔了~希望对您有用O(∩_∩)O
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好,我写过不少小字,也有大作品,但是鸟毛笔没练过。 这里分享一个练习方法吧! 这个练习法是学习传统中国文化的入门级基本功训练之一,适合初学者。
1.选帖——《灵飞经》(或者《心经》); 2.练字工具——宣纸、墨汁、毛笔或硬笔钢笔(硬笔笔尖可削薄些),最好有垫板,方便练习时保持平稳。
3.临字——先观察字的结构比例,然后照着临写一遍。注意落笔位置和运笔方向,一定要准确到位。
4.读帖——仔细观察字形结构和笔画线条的起伏变化,特别是结字特点(如斜、欹、正)等,要细细品味其中美感和韵味。
5.思考并尝试创作一个字——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审美喜好来创作出适合自己的风格的作品。
鸟毛笔书法主要通过毛笔临帖练习。1、临帖选的字帖主要是为提高和丰富鸟毛体的文字的审美情趣,临帖是学习掌握鸟毛书法技法的第一步必修课,也是终身不可离开的实践课。2、初学临帖最好以正楷字帖为主,熟练掌握正楷后,再逐步过渡到行楷与行书,最后是草书。临帖必须坚持,每日至少一小时,才能有一定效果。3、临帖前必须端正思想、心静无杂念并保持愉悦的状态。临帖时必须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心领神会,凝心聚气,心手合一。必须按笔画笔顺临帖,从结构简单字及偏旁部首开始,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疏到密。
毛笔制作方法:
一、选料:选择上等兔尾毛、鸟羽及细纱(兔尾以陕西秦岭一带为上品,鸟羽多用白鸽毛、白鹅毛,细纱以高纱白线为佳)和优质山兔板毛、青毛竹竿等天然材料。
二、配料:根据大小规格和不同颜色,将所选各种毛料以不同比例进行搭配,按笔长将各种毛料齐放在光滑的案垫上,用木簪挑齐,铺匀后用细牛皮纸包实。再用刀片切成小团,然后撕开插花,混匀。
三、理料:将配料后的毛料放在平架上理顺,用牛皮纸包扎后用细纱缝实。
四、制竿:将青竹去皮,剖成薄片,进行蒸煮。蒸煮后,剥去外层,刮制成净片,再用清水漂洗后蒸煮,烘晾于。然后在青竹片上刻出所需的笔名、笔号,并涂以朱光。笔杆蒸、刮、刻、漂、涂朱光的工序必须一次完成。
五、装套:将理料后的净芯上杆,用细纱绞紧而成笔套。
六、披外毛:根据产品规格,在笔套上披上颜色合用的各种毛料。并用细纱扎牢。
七、制铁丝箍和纸箍:用钢丝制成大小不同的铁丝箍并镀锌。纸箍用毛笔纸缠在竹套上,涂以浆糊、扎牢、磨光而成。
八、制笔头:将披好外毛的笔套,穿在特制的铁圈内,用刀片将笔套上多余的内芯削掉,同时将外披毛削齐。然后将已制好的铁丝箍和纸箍套在笔头头部,压紧,磨光。
九、制笔套:用毛笔纸,依照笔长笔径分别做成不同大小的笔套,涂上红、蓝、绿等色彩,并印上所需图案及笔名、笔号。
十、制笔托:用毛笔纸涂以浆糊,按需制成不同大小的笔托,并印以所需图案、笔名、笔号。
十一、修笔装托:将已制成的笔头,除去铁圈,在清水中浸一下,压齐修剪后,放在装有图案的笔托上,并用浆糊粘牢。
十二、检验包装,全部工序完成后,进行外观及内在质量检,合格品分别包装盒装、袋装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