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质量评估都有哪些?
1、“色”,即颜色的质量和色彩饱和度。 评价颜色质量的好坏应从两方面来看,一是看颜色是否好看,二是看颜色均匀度如何。如果一种绿色,看起来十分舒畅、柔和、浓郁,且颜色分布均匀,那么这种绿就是优质的;反之则是低劣的。 对于无色或者白色来说,则主要看光泽、透明度等指标。对于其他颜色而言,除了要看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外,还要进一步观察色彩是否有偏色现象——即颜色是正色还是斜色,因为有时候一些色彩偏差的形成是由于本身存在结构偏差导致的。
2、“种”即种水的质量和等级。 水指的是透明度,种是指质地。二者结合也就是指透明度和质地在空间上的组合。
3、“形”,即外形的美观程度。
4、“工”,即加工精度。 对首饰加工精度的要求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雕刻图案是否规整、细致;
②表面弧面是否对称、平整。
⑤“价”,即价值和价格。
首先,评价一件翡翠首饰的价格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制作成本,另一方面是品牌价值或设计价值。 而衡量标准主要是从设计和工艺上来考虑。好的设计加上精湛的工艺,必然会使一件作品的价值大增。而有些商业品牌之所以能够卖高价,就是因为其具有超高的知名度以及精美的设计。在设计极其普通的商品上,标注个品牌的名称,很可能就会使其身价倍增。 当然,有些商家会以次充好,拿便宜的原料做成有设计感的饰品,这样的做法显然是很不道德的。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仔细辨别,不要买了便宜没好货哦!
翡翠的选美标准和我们人一样,也有三围、五官、肤色、体态、气质等方面的考量指标。选美指标在专业术语中概括为颜色、种(质)、水、地、底、裂、工、重等八个方面,业内习惯将其合称为"翡翠八色"。
颜色
颜色是影响翡翠价格的首要因素。翡翠的颜色以绿色最好,绿色翡翠的价值可以比紫色翡翠或玻璃种翡翠高出成倍甚至几十倍。
翡翠的绿色有正、阳、浓、匀四个评判标准。一块翡翠的绿色要是达到了这四个标准,价格自然不会低。
正:指纯正不偏蓝绿或黄绿。纯正的绿色呈胶状态,颜色饱满。
阳:指翡翠的绿色鲜艳明亮,而不是发乌发灰。
浓:指翡翠的绿色要饱和,不是浅淡的。
匀:指翡翠的绿色分布要均匀,而不是断断续续。
种、水、地
种是评价翡翠内部颗粒结构的粗细。结构细,即种好的翡翠看起来十分晶莹通透;结构粗,即种粗的翡翠看起来会有些发乌。水是评价翡翠的透明度的,分为玻璃种、冰种、水种、芙蓉种、蛋清种等诸多水头。"水头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水头足",通透如玻璃。
地是指颜色以外的翡翠部分,"地子"要讲究白、纯、细,而透明度要适中。"地子"太白,则翠的浓度和色的扩散受到影响;"地子"太绿而不白,则为"偏地"。
底和裂
底:底子,即透光性。翡翠的透光性由"玻璃"到"牛奶",分为若干个等级。光线透度好——即底子好的翡翠价值比较高。
裂:裂纹是翡翠形成过程中所出现的细小的龟裂与裂纹,其价值与原生裂隙多少、长度、走向等有关。行内将裂称为"生裂",将内部棉絮、杂质称为"死裂",裂隙越少,质量越好。
工、重
一般来讲,一件翡翠制成的首饰或艺术品是否精致、完美,取决于它的工艺。工是指制作翡翠首饰或工艺品的款式造型、开窗、雕工、用料等。
重是指翡翠首饰或工艺品的重量,越重,价值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