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还有老坑翡翠吗?
老坑种,也叫老坑玻璃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称谓。在民国以及上世纪八十年代前,云南的翡翠矿主们为了把自己出的玉料与缅甸出产的玉料区分开来而自创的名称,当时主要指的是翡翠原生矿中的优质玉石,这些原石经切割抛光后品质细腻、光泽莹润、透明度佳,可称得上极品。后来这一称谓被用在成品上,泛指所有颜色均匀、质地细腻、透明度好的翡翠饰品。 老坑种的翡翠材质非常好,但不代表现在的翡翠界已经没有这种材质的翡翠了。
现在市场上流通的老坑种的翡翠,大多是多年前采挖的原石或毛坯原料,经过切割加工而成。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开采技术的提升,使得一些以前不能采挖的深埋地下的优质矿床也被大量利用起来。 当然,有的商家会把新出来的优质玉器说是老坑种的,这完全是误导。目前市场上的老坑种翡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市场上流通多年的老坑种翡翠,这类老坑种翡翠的颜色一般都比较淡;另一种则是近年来刚刚崛起的新老坑种翡翠,这类老坑种翡 翠的颜色一般来说都比较浓正。
不管是哪一种老坑种翡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颜色均匀、透明度高、光泽强且耐久。
老坑玉,简称老坑,也称老坑玻璃种,透明、玻璃光泽,是翡翠中的最佳品种。主要矿物是玻璃种碱性辉石,即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
老坑玉主要产自于老坑之中,但不是所有老坑中都出产老坑玉。老坑玉一般用作首饰玉器等高档工艺品。因为老坑玉在地表下埋藏的时间非常漫长,经过各种地质作用,其内部的裂隙已被充填,结构变得更加致密,所以老坑玉的胶质感十足,像玻璃一样透明。
老坑玉翡翠有三大特性:“莹光”、“水头足”、“紫罗兰”。
“莹光”的实质是翡翠内部反射的光,此光属于反射光,反射光进入内环境后,出现光折射,光折射后返回,最后进入人眼,人眼接收到返回的“折射光”以后感觉此光色彩丰富、明亮程度高,因此“莹光”是优质翡翠在特定环境中的真实写照、特定产物,其特点是:色彩丰富、明亮饱满、具有穿透性。
“水头足”:是指光线从某处进入内部环境发生折射的全过程。“水”是折射光的具象化名词、形象化名词,不是实体水。“水”字有二重含义:一是指“折射光”多、折射过程多;二是,折射过程比较柔美。
“紫罗兰”:“紫罗兰”是老坑玉翡翠独有的颜色品种,此颜色品种多发生于“色根”的周围,亦有单独发育者。
老坑玉翡翠的透明度等级为:透明、玻璃的透明至亚透明、冰的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