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怎么雕刻翡翠的?

曹建坡曹建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得讲到玉雕的起源,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已有玉斧、玉锥形器等玉器出现;殷商时期已能加工出形状较为规整的玉璧(圆形)和圭(长条形)。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的普遍使用,制玉工艺出现了新的飞跃,出现了“砣机”并大量用于制作玉器。到了汉代,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一些西方的制玉工艺传入中国,如切玉刀具中就有“解玉砂”(用来磨光的硅质材料),此外还有“水凳”(琢玉工具中最高级别的工具。由底座、转盘、上板、下板构成,可旋转,主要用于圆雕)。这些西方技术的加入,让中国的玉器制作工艺更加丰富。

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技术已经失传,我们现在只能从古籍中寻找答案或根据出土文物来研究。 如《天工开物•珠玉》中记录了一些具体的操作工序: “良玉虽集于山川,而未工为之切剥,浑然一块,终归弃埋而已。至于璞玉,尤未工割理而韫椟(dòu)以藏,其色光莹,非复原来样子矣。……至于大材,用锯解之。入水磨凿(zào),旋剔(zhì)去石。既无碎石披茬,然后冲磨抛光,珠圆玉润,灿烂夺目矣。”“良玉初琢成器物时,其表面温润细腻,然而色泽晦滞,光采愚暗,须配以精湛的雕琢技艺,才能变得华贵。” 可见古时候的玉雕制作工艺是很复杂的,需要很多道工序和工具,不是现在的机器作业能够轻易代替的。

季红丞季红丞优质答主

在古代,对翡翠的粗加工大都在缅甸进行,加工后的料子以片料为主。经过几千年的开采,翡翠原料己经越来越少,越来越难采。因此,这些加工后的翡翠片料成为一种初级商品大量贩卖到了中国,在清末的云南边境,就有不少专门雕刻 翡翠 的作坊。

首先将翡翠片料放在砂轮机上粗磨,将原料上锯子切割时的痕迹磨平。然后画出所要雕刻图案的草样,用铁錾子在草样之外的部位剔掉废料。再用铁錾子将图案中低洼部分刻成形。这一部分工作大都由男工艺人操作。然后是碾活,即使用铁制的砣子,蘸水细腻地将图案中的线条碾出。这道工序大多由女工艺人操作。最后使用磨沙砣子(滚以沙子的砣子)进行最后的抛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