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怎么看糯种?
“糯”字是行内形容翡翠质地时常出现的一个字眼,它形容的是一种外观表现,而与基础种水无关(如:冰种、冰糯种等); 一般被形容为“糯”的翡翠往往质地细腻、透明度略差、晶体颗粒感不强且均匀,有类似糯米汤样的感觉。 不过,也有例外情况存在——有些翡翠本身种水极佳,但内部晶体排列紧密且光线难以穿透,也会形成“糯性”的表现,这主要得益于其优异的结构所致。 但这种情况下的“糯”和糯种的糯不是一回事! 所以,在判断是否为糯种时,结构是否致密是重要的一个判定依据:如果结构不致密,不管种多老(如玻璃种)还是色多美(如阳绿),都不是糯米汤感的糯种,而是干青种、铁龙生等。
除了结构外,颜色也是判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嫩糯”指浅绿色或豆绿色的翡;“红糯”指红色的春带彩或者紫罗兰。 “糯”字本身含义中的阴阳调合之意也常被用来形容颜色调和、分布匀散的颜色。 当然,价格方面也要比单纯由色差导致的价位浮动考虑的因素要多些。
糯化种翡翠是冰种与普通糯种翡翠之间的一种过度品种,一般来讲,糯化种翡翠的玻璃光泽比普通糯种要好一些,内部颗粒感比普通糯种稍微弱一些,糯化种翡翠,也可以理解为处于冰种和普通糯种之间的过渡品种。大部分糯化种翡翠呈白色(底色)或蛋清色,少数呈浅绿色(颜色),一般呈透明至半透明状,玻璃光泽,内部呈致密的颗粒状结构。主要根据其透明度及绿色分布来分出亚品种。
透明的(无色)呈蛋清色透明白色,质地细腻,水头足,具有玻璃光泽的称之为“水禾”、“水灵禾”,一般呈半透明至不透明状,色绿但不均匀,绿和其他颜色(紫色、无色)相杂,呈斑点状或团块状分布于硬玉颗粒之间的被称绿禾、干禾。
市场上还常有将玻璃种劣质品称之为“高糯化”,将冰种、冰飘劣质品称之为“低冰糯化”、“冰种糯化”、“香芋糯化”等,但这些仅是商家对翡翠品质的描述,不能作为翡翠品种来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