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危料翡翠?

栗杉彤栗杉彤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危料 危料的定义:Cambodian,简称“CM”或“KH”,指产于柬埔寨的翡翠。 “cambodian”这个名称还有另一个意思,指的是一种含有铬酸钙的酸性火山玻璃,常被用于假晶,称为“cambodian glass”。这种矿物也被称为“cambodian quartz”、“quartz of Cambodia”或“crystalline quartz from Cambodia”。这些名称描述的是同一种材料,即来源于亚洲南部的火山玻璃。 那么,是不是所有绿色的玉都是危料呢?当然不是!我们判断一块绿色玉石是否是危料,需要从颜色、质地和透明度进行综合考虑。其中,颜色的影响最大。

1.颜色 天然绿色玉石的颜色可以分为三类,即淡绿、深绿(墨绿)和阳绿(黄绿)。其中,以阳绿色为最佳;若绿得沉稳,也是佳品;而淡绿则质量较差。 从化学成分上来看,上述三种颜色对应的玉石中Fe(铁)元素含量最高。因此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含Fe量越高,玉石的颜色越深。 而如果含Cu(铜)元素高时,绿色就会偏蓝,如新疆和田玉中的青玉、青海烟灰料,甚至一部分缅甸抹谷翡翠的颜色就多为绿色中带蓝调,也就是行话说的“蓝绿色”或者“绿蓝色”。

2.质地 天然绿色玉石的质地可分为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和蜡状光泽。其中,玻璃光泽最为明亮、艳丽,属于上品;油脂光泽次之;蜡状光泽最暗,多为次品。 从地质成因来划分,玉石的质地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晶物质形成的,被称为“结晶质玉石”,具有纤维交织结构;另一类是由非结晶物质形成的,被称为“非结晶质玉石”。

一般来说,优质的翡色和绿色的翡翠属结晶质类型的玉石,如缅甸抹谷翡翠;而质量较差的翡色和绿色玉石则多是来自哈萨克斯坦等国的冲积-沉积变质型翡翠,属于非结晶质玉石。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新疆和田碧玉就是由叶腊石质玉石经过低温氧化变成绿色之后,再经水流冲刷而成,也属于结晶质的玉石。

3.透明度 透明度和颜色一样,对价值的影响也很大。一般来说,品质好的玉石颜色饱满、均匀,杂质少,透明度高;而品质差的玉石颜色暗淡、不均匀,有杂色,透明度也不高。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评价玉石的颜色和透明度时,不能追求鲜艳夺目和晶莹剔透,太透反而可能不是好事哦~因为天然的玉石都有着适当的油性光泽和韧性,太透就可能缺少油性和韧性,导致价值大跌。

吕百观吕百观优质答主

从表面价值观察

有裂绺的原料,如果裂绺较少、较浅而散,裂绺内颜色较少时,可作剥皮处理;裂绺长且集中,但裂绺内颜色较少,则可作切除处理。从裂绺内浸入的杂色和颜色以及裂绺附近的颜色来综合研究裂绺以外的翡翠价值。裂绺较多且集中时,可进行切磨分析。

有脏点、黑点的翡翠,如果是点状且不集中、不明显、色浅,则可作剥皮处理;脏点、黑点较难观察时,要注意研究结晶质量与颜色,如果为优质翡翠,则可大胆切割。脏点、黑点较多且集中于内核者,可作切除处理。

变色翡翠,如果是深色变色,可作剥皮处理;如果是浅色变色(如绿柱石黄化),结晶质量好且颜色艳美者,可进行切磨分析,研究变化的范围和程度,再作下一步的处理。

有风化裂开面的翡翠,如果裂纹浅、面积小,可作剥皮或切除处理;如果裂纹深、面积大,应进行切磨分析。

有杂色浸入的翡翠,应研究浸入杂色的部位、范围,如果仅在表面和很小的次生裂隙内,则可作剥皮处理;如果杂色浸入较广,则应进行切磨分析。

结晶质量差、晶体细小、绿色模糊不清的绿泥石化翡翠,可作切磨分析。

从工艺价值观察

有杂质或裂绺的翡翠原料,如杂质或裂绺较浅、较少,则可大胆进行剥皮和切割。如果杂质或裂绺集中于内核,可在切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杂质分布的范围和裂绺的密集程度及延伸方向。

颜色不均匀,绿色出现于局部的翡翠,需考虑颜色的部位、色形及延伸方向。

有解理的翡翠,如解理细而且分散,可直接切割;如果解理较宽、较集中,则应先切磨分析,确定解理的延伸方向和密度。

风化裂开面和绿色出现于裂隙处的翡翠,可进行切磨分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