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发白是什么原因?
天然形成的翡翠都是有一点点底色(或者说是底灰)的,有底灰的翡翠看上去会更加耐老、不会褪色得这么快。 一般把底灰较浅的称为“白底青”,即底色是白的,绿色比较鲜艳明亮;而底灰较深的称为“花青种”,底子是绿色的,带有些许灰色调。 不过现在市场上有很多B+C货的翡翠会经过染色的过程,使得原本底子偏黄的变成白色,原本的绿色变得更鲜艳。但这样的染色无法持久,时间久了颜色会逐渐减退,甚至可能掉色,所以这类翡翠也更容易辨别——拿手电筒照射即可看到明显的荧光反应,也就是染色剂附着在表面发亮的现象。
除了染色外,有些商家也会通过抛光粉填充的方法让翡翠更加通透白皙,毕竟鲜亮的色调比暗黑的底色更吸引人嘛! 比如下面这种,表面有一层磨砂质感,而且颜色不太均匀,用手一抹就变色,明显就是使用了抛光粉的例子。 当然,抛光粉填缝的效果也可以达到很惊艳的程度,比如这种带有飘花的绿料,本来底色有点偏灰,加了抛光粉之后瞬间就变成纯净的白底了~
一般出现翡翠的白,常见就是三个因素,一个是原生的白色,这个一般是由于硬玉矿物次生变化形成的,比如水沸石,透闪石等,它们一般能强化翡翠的玻璃光泽,所以,看起来会觉得又绿又亮。
第二个因素就是外来的白色,这个一般就是由于外来的石英交代的结果,由于石英比较硬,所以在翡翠表面,石英经常呈现凹进去的形状,如果裂隙多,遍布翡翠,往往会影响翡翠的颜色和水头,这样的翡翠,由于石英多,硬度也比较高,行内称为铁盖翡翠,属于B货翡翠的上好原料,商家称作石英胶翡翠。这种翡翠肉眼看上去,会感觉很白很透亮,跟那些水沸石,透闪石等矿物不一样,缺少了绿色的色调。
第三个就是染色时的白色,很多的玻璃种翡翠,都是由白色水沫子染色而成,在这种翡翠的裂隙中,颜色很少,所以这样的翡翠,在裂隙的交叉处,或者是颜色淡的地方,看起来会觉得比较白,这样的翡翠,一般看仔细了,还是能看出来是玻璃种的感觉,跟那种硬玉次生变化的东西不一样,往往会有色差,这是翡翠雕刻师经常使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