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用纸哪边?
从历史上看,中国画的颜料、笔墨、纸都经历了由精致到简单的演变过程。 中国画最初用石青、石绿着色,后来发现矿物颜料价格昂贵且不易保存,就改用赭石、藤黄和花青等染色,而颜料中最重要的颜色是朱磦(赭黄的淡色)和胭脂。至于笔,最早是用毛笔的,但后来发现羊毛笔和水笔效果更好,于是就淘汰了毛笔,改用羊毛水笔;至于纸,古时纸的质量不太好,所以曾使用绢代替纸作画,元代后造纸技术提高,纸才逐渐取代了绢。
现在的国画创作已经很少再用矿物颜料和朱砂,而是采用色彩丰富的涂料调色;也不用羊毛笔和水笔,而是改用了丙烯颜料和油漆笔,甚至喷枪,创作出来的作品可以保存得更久。至于纸张,现在则无论质地还是色彩都可以随心所欲。
不过,尽管工具改变了,技法更新了,但中国画的特点却没有根本改变——用笔、用墨、设色方法的基本规律还是那样。 如果一定要说变化的话,那只有两点:其一是画面更干净,因为过去传统绘画是在纸上刷上胶矾水后才开始创作的,所以现在要处理这种“双勾重彩”的画面就得在构图和笔法上多下工夫;其二则是形式更加多样,除了传统的卷轴以外,还出现了屏风画、壁画、年画以及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 当然还有第三点,那就是成本高昂的古书画变成了珍贵的文物,而普通百姓又无力购买,从而使得近现代书画家们失去了市场。于是他们转而借鉴西方的艺术教育理念,大力培养群众基础,进而促进了新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