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设立回族?
这个题目挺大,我简答一下, 设立回族自治县是为了满足穆斯林的生活需要,促进民族区域团结稳定。 为什么是回族而不是别的民族呢? 我总结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明朝中前期的蒙古瓦剌部族势力强大,为了对付瓦剌的侵扰,明廷积极笼络包括鞑靼在内的大多数蒙古部落,对归顺的蒙古人给与丰厚赏赐和官职,刺激部分蒙古人内迁定居。其中归顺明朝并得到官职的蒙古人开始被称为“回子”;
第二,明代中原地区战乱频发,许多汉民开始流离失所,为求生存开始迁徙,其中一部分人就到了今天的宁夏、甘肃一带,以原籍为山西的移民为例,他们进入陕西后沿着泾河一路向南,逐步扩散到平凉、安定(今庆阳)等地,最后到达永宁卫(今天中卫市)西北境,这里正是明清时期设立的西海固地区,由于移民来自冀州,故有“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的民谣;
第三,清朝统一战争中期,平定三藩之乱,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清廷实行“满蒙联姻”政策,将蒙古王公宗室成员与皇亲国戚相互通婚,关系紧密,而与中原汉族地主阶级的关系则渐行渐远;
第四,18世纪以来,西北地区回汉民众矛盾加剧,多次爆发武装冲突,清廷开始担心当地回汉群众间的仇恨会像“爆仗”一样突然炸开,于是开始在回汉群众间推行双语教育,让各族人民学习国语(汉语)的同时也学习阿拉伯语,同时大力扶持伊斯兰教的传播,在各地清真寺的宣讲堂中向穆斯林群众灌输政府“平等”“团结”的政策,通过宗教力量抚慰人心,巩固政权。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也是中国有代表性1/3的民族之一,回族是中国独有的民族,在国外是没有回族这一说法的。回族是十三世纪成吉思汗西征以来,阿拉伯人、波斯人同中国境内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经过长期交往、融合而形成的中国独有的特殊民族。它是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度下形成的年轻民族。回族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要特征。
回族的形成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条件。
一是强大的伊斯兰教信仰和浓厚的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特色,特别是他们带有特殊礼仪的日常生活,形成了内在的凝聚力。
二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民族融合形式提供了条件。这种形式突出地表现为"编户齐民"和通婚两方面。
三是中国北方广大地域存在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使不同民族成分的"回回人"长期的互相吸收、混合成为可能。
回族的形成有一个较为长期的演变过程。在从唐朝到元朝的几百年时间里,大批从中亚、西亚来中国的穆斯林,通婚混血,生活习性、文化,宗教日趋稳定,形成了稳定的穆斯林群体,在元朝正式定名为回回。回族在元、明前期开始跨区域迁徙,在各地形成规模居民区,明中后期回族人的迁徙遍及各省各地区,回民的聚集区内其他民族杂居,他们之间和平共处,在生产、生活不断密切交往与融合,出现了大量的通婚现象,他们共同在一种文化环境中,接受伊斯兰教文化,讲中国话,共同使用汉语字,逐步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由来自异域的商人、传教士、宗教上层、艺术家、医师等和被征调的工匠、奴隶、佣兵以及政治犯、军犯,成为定居中国的稳定的穆斯林群体。
在漫长的历史中,他们与西域各族人民,先后经过混血回化、同化于汉和其它民族,又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内聚,逐步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