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税票文化是什么?

毋梓芝毋梓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以征代支”是税票文化的精髓! 以前,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支出不论是否在当期收入中扣除都作为本期的费用,所以,财政拨付的资金(资金预算指标)就是单位的现金流量,收到了就要计入收入,支付了就要计入支出,没有收到、支付不了的项目就暂不下账,形成往来款项,在以后收到或支付的当期冲转。这种记账方式使每一笔资金的流入和流出都在报表上有所反应,便于监管。 而企业则是另外一套玩法了,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将发生的所有费用先计入当期成本,等到取得营业收入后再行扣除,这样本来应该先收到的款项变成了后扣除的成本,本来应该后收到的费用变成了先扣掉的收益——企业的会计把这种先扣成本和以后才收到款项的收支差额记入“应收账款”账户,暂时挂在公司的资产上,等收到钱后冲销这个账户。

对于政府来说,虽然也设置了“应缴预算款”“应缴财政专户款”等科目来记录这些“以收抵支”的项目,但在实际的账务处理中往往将其与“事业收入”“经营收入”等直接对冲,少记甚至不记收入,多记支出,反正也不用交企业所得税,多记的支出自然就在税务部门核定单位预算时少报一点了;而企业则将这笔收入记入“主营业务收入”,将相关的成本记入“主营业务成本”,等到年底再调过来,从表面上看,收入和支出在同一个月出现了一次,似乎做到了收支相匹配,但实际上,企业和政府双方都做了手脚——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的方法将本应该在以后月份取得的收入放在了当月,少交了所得税;而政府则将本应在以后月份支出的项目放在当月,多报了支出,少交了税金。至于这多出来的金额,就由税务部门根据预算安排进行核定补充吧!

花玉婷花玉婷优质答主

中国税收文化中的票证文化就是以税收票证载体为核心,以税收票证的印制、保管、开具、作废、销号、缴销、审核、检查、使用、管理,以及税收票证的防伪辨伪等为主要内容的,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文化系统。从税收文化体系的构成要素看,具体包括税收票证的实物形态,有关税收票证的规范、制度与标准以及税收票证管理与使用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内容。

1、物质文化层面。税收票证的物质文化是税收文化中的票证文化形成的最为具体和基础的部分。它是以税收票证实物形态为表现形式的。

2、制度文化层面。税收票证的制度文化是税收文化中的票证文化发展了的部分,它是对税收票证物质文化形态的反映以及在反映过程中创造的规范、制度和标准等内容。它是规范税收票证活动的标尺。

3、行为文化层面。税收票证的行为文化,是一种表现在人们外部活动和思维中的制度文化。它涉及到人们对税收票证的思想和行动准则的信奉和实践。

4、精神文化层面。税收票证的精神文化,是税收文化中票证文化的核心部分,它包括税收票证行为文化在内的整个税收票证文化的总和。它是一种内在且无形的,属于人们思想意识范畴的文化,表现为人们对税收文化中票证文化从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具有指导支配作用的较稳定的观念体系。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