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牌金楼是哪个?

单于雯鑫单于雯鑫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金”是指黄金,那么老字号的“中国”自然指的是中国了——中国人最早使用黄金制作器物,并且将开采来的黄金加工成金属块或各种装饰品。《周易》中就有关于“金”的记载;《礼记·月令》中也有关于采选、冶炼和铸造金器的详细记录。可见在周代已经有专门从事金器制作的官宦之职。 汉代为赏赐高官而专门设立了“黄金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贵族妇女流行用金箔做面饰,称为“金脸儿”,唐朝则有用金箔敷贴在指甲上的风气,宋元之后开始盛行黄金首饰。

所以题主问的是“中国(华夏)品牌的老牌首饰店/制造商”,那答案显然是中国古代没有这个概念,因为古代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商标”,更别说“品牌”了。 不过要是按朝代划分的话,明朝应该是我国古代最后一个有“金”字的朝代了。

毕竟自明中期以后,国势渐衰,白银产量增加迅速,从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开始输入,到明代中后期已经成为民间主要通货之一。清朝更是禁止民间使用银票,而以银锭作为流通货币。因此到了清代,“金”字已经很少出现在商业领域里了。 而像周大福、六福这种香港成立的珠宝公司,则是民国时期才开始进驻内地市场的。虽然公司的招牌都是“X福”或者“X德”,但内地的消费者还是比较容易将其与内地品牌联系起来。

谈君琳谈君琳优质答主

楼,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承载着中国金饰品的悠久发展历史。其中,苏州有一家创建于1796年(即清乾隆61年)的老字号金楼,名曰:鑫凤楼。 三百多年来,其始终秉承“真金不怕火炼”的工匠精神,历经几代人的接续奋斗和传承,不仅见证了中国金楼业的发展历史,也成为清代和民国时期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典型代表。

(一)初创兴盛期:从乾隆年间至新中国成立

鑫凤楼的创始人叫朱德昌,祖籍苏州人,出生在太仓的沙溪镇的一个贫苦的农民家里,1796年(清乾隆61年),朱德昌用从金匠师傅那里学会的金匠手艺,在今苏州十全街下塘口开设了一个小金铺,因为朱德昌的号叫景凤,所以就取了铺号为“鑫凤楼”。

鑫凤楼初创初期,主要承接来料加工、维修业务为主。在朱德昌的不断努力下,1824年(即清道光四年),鑫凤楼在十全街下塘口开设了第一家专卖店。 1847年朱德昌去世后,其子朱学渊承继祖业,鑫凤楼开始在苏州扩大规模开设分号,先后在苏州城内,观前街金鸡农贸市场、十全街下塘口、养育巷口、胥门内大石桥开设了分店。

鑫凤楼从创始人朱德昌开始就注重商品的质量,讲究信誉,服务态度好,因而信誉日益提高,名声大振。1912年辛亥革命后,在同德坊口(今乐桥东面)开设了一家分店。其子朱学渊继承祖业后,扩大经销金、银、玉、镶、翠等首饰和珠宝店业,还新辟了加工工艺茶壶等行业,鑫凤楼的信誉越来越好,名声越来越大,一时间在苏州和上海等江浙一带成为名牌金店。

(二)沉寂发展期:从1956年公私合营到2006年复业

1956年,鑫凤楼响应政府号召,和苏州的其他7家金店,公私合营,改名为“苏州市人民首饰生产合作社”,1959年公私合营结束,鑫凤楼和苏州其他金楼合并,改名为“苏州市工艺美术公司金店”, 1992年国家又进行新一轮的体制改革,重新组建了“苏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鑫凤楼”的名字开始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上世纪末期,鑫凤楼的经营场地逐步消失,老字号“鑫凤楼”几近停用。2004年,在“鑫凤楼”第7代和第8代传承人的努力推动下,“鑫凤楼”老字号经苏州工商部门认定,苏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获得“鑫凤楼”字号的使用权。2006年6月,苏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在观前街重新开张“鑫凤楼”金店,开始了“鑫凤楼”的复兴路。

(三)复业振兴期:从2006年复业发展至今

复业后的鑫凤楼,秉承“真金不怕火炼”的工匠精神,通过加强和南京工艺美术学校、上海大学工艺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合作,加大新品的开发,提升产品做工和服务的质量,使鑫凤楼老字号的品牌得以不断发扬光大。

2010年,“鑫凤楼”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称号,2011年被国家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鑫凤楼”手工金镶玉技艺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6年,鑫凤楼迎来了320周年诞辰,迎来了复业发展10周年。

从1796创立至今,作为一家有322年悠久历史的金字招牌,鑫凤楼是苏州的一道不可淡忘的文化风景,它是苏州乃至全国金饰文化演变的见证者和传承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经历沉寂和复业之后,鑫凤楼在工匠精神和匠心文化推动下定能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其金字招牌定能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