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邮票大王是谁?

余菊仙余菊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到这,就得说说我邮品的“家”——北京邮苑了。 这是全国最大的私人邮品博物馆,这里不仅汇集了古今中外的信件、明信片等邮品20余万件(幅),还有全国最多的邮政史图片资料。

创办者孙福奎是“中国集邮联合会”的副会长,他被誉为“中国的邮票大王”。 孙福奎1948年生于沈阳,1968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

由于出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的童年是在“缺吃少穿”中度过的。 “小时候最快乐的事就是收集各种东西,特别是像邮票这样的玩意儿,我的瘾很大,一天不收集就难受。” 在南开就读期间,他的爱好得到了发挥。当时国内刚刚流行邮寄明信片,他就和同学们制作大量的假明信片,四处邮寄以收集全国的明信片。

1973年到北京市邮电局工作以后,他对邮品的迷恋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当时正在“文革”中期,许多古代的藏书楼都被封起,但全国各地邮局都有人送寄来大量旧信函。这些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成了孙福奎最爱。

为了研究邮史上的事件,比如解放初期邮政部门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文革时期的邮政报关、邮政部门开办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等等,他都费尽心力。 他收集的邮品类型之全,就连国家邮政部也惊叹不已。 除了传统的信件外,他还收集了大量的明信片、邮折、邮札、邮币等。据统计,现在他拥有的邮品已达到20多万件(幅)。

这些堆积如山的邮品就像一座座知识的宝库,时刻提醒着孙福奎要做一个知识分子的尊严与气质。 因为对收藏的专注,他没有时间谈恋爱,直到37岁时才遇到现在的妻子李秀琴。 两人结婚后,为了方便丈夫整理、研究邮品,李秀琴放弃了自己心爱的针织事业,全心全意地帮助丈夫打理庞大的收藏馆。

他们收养的两个孩子,也都很喜欢集邮,家里大大小小的奖状都是两个孩子获得的,奖励的邮票则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礼物。 如今,已经75岁的孙福奎虽已退休,但却仍然没有放下对他一生挚爱——邮品的钻研。 他正计划撰写一部反映中国近代邮政历史的著作。

公冶子空公冶子空优质答主

冯志宏,男,1946年生。北京人。大学文化。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北京收藏家协会理事。冯氏文博馆馆长。

他是京城最著名的邮票收藏家。他收集了上万枚各朝各代钱币和上万枚邮票,还有邮戳封片、火花、戳印、首日封、编号封和特种封、革命战争时期的报刊和宣传资料、各种版本的毛主席著作。他收集的解放区邮票、东北邮票和伪满邮票几乎收集齐了所有存世品。收集的解放区邮票填补了中国集邮史上的多项空白,其中包括“解放区中华邮政军邮”等孤品。

1994年,他从珍藏多年的火花中精选40枚制作的邮票参加香港第29届国际邮票展览,此邮集首次在海外展示了中国火花的独特风采与艺术魅力被专家誉为“世界邮展五绝”(一绝:世界首创火花题材参评;二绝:所精选的40枚火花都是孤品、绝品;三绝:邮集的每一页贴片都是艺术珍品,达到了邮集制作水平的最高境界;四绝:由一位集邮爱好者独立制作;五绝:火花首次代表国家参加了世界邮展),引起了海内外收藏界的巨大震动和强烈反响,获得了铜奖和2枚大银章。

1997年12月,冯志宏先生在香港获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授予的“荣懋世界华人收藏名家”称号,他是中国邮票收藏界唯一获此殊荣的人。邮票鉴定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冯志宏靠自学积累了丰富的识别经验。一些邮票藏者都纷纷请他帮忙鉴定,为别人辨伪,是他最大的乐趣。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