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品有发展吗?

宓钰洁宓钰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有发展,但目前状况很不理想 先给出结论,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仍然处于弱势状态且问题良多,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可观。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先说说目前的市场情况。目前国内的艺术品交易大部分还是以线下为主,以拍卖会、画廊和艺术馆为媒介进行作品购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又相继出现了一些线上平台,但多数是以拍卖为主或综合类平台。 但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目前市场的主体都是面向中高端消费者,交易的品种也以书画、陶瓷等传统门类居多。这些品类价格普遍较高,因此消费群体也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然而,除了个别品类(如珠宝首饰)价格相对“亲民”以外,其他类别的艺术品价格大多较为昂贵,非中产阶层甚至普通中产阶级轻易消费不起。艺术市场虽然规模可观,但从人均消费金额来看,依然属于高端消费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国内的艺术品交易虽主要以线下为主,但也陆续出现一些合规的线下交易平台,比如最近很火的微拍。尽管这种形式在监管层面存在不少争议,但这种模式的确方便了用户,满足了很多用户细微的交易需求,而且也得到很多用户的认可。

综上所诉,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虽然规模很大,但绝大多数的消费人群属于小众。并且由于艺术品本身的属性,这个市场上真正愿意花大成本购买的人并不多,因而导致市场一直不太成熟。 所以从这方面说,艺术品市场的发展空间的确有待开发。

瞿纪承瞿纪承优质答主

就目前中国的现状而言,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迅速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有能力消费艺术品,艺术品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繁荣景象,而另一方面,与这种繁盛表象相背,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例如假货遍布艺术品市场,艺术家沦为市场交易的工具,艺术品严重脱离人们的日常审美需要,为适应需求而出现的批量制作,导致艺术品品质下降等等。

就艺术品制作本身来看,似乎存在着两个走向极端化运动趋势:一方面艺术被高度体制化和商业化,变成一种纯粹资本工具,另一方面,很多的艺术活动在从体制中抽离和反抗市场化方面做诸多尝试,其结果是出现了艺术与社会越来越脱节现象,并形成艺术圈自娱自乐的小环境。因此就这两个趋势而,艺术品要么是过度资本化,要么是非理性化。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艺术品制作的内在生产机制,没能很好协调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使艺术在社会、市场中游离,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文化机制使得艺术与社会对接。

在2007年11月,在深圳举办的“第九届亚洲当代艺术国际论坛”以“亚洲艺术的发展动力”为主旨,讨论“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为亚洲国家提供了什么经验(或反面教材)?”“在西方资本的主导下,如何找到一条健康的,有本土特色的艺术发展道路?”等具体议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中国艺术界所面临问题,同时也反映了对于中国艺术发展的困惑与希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