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发行过金币吗?

宰月优宰月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唐朝时中国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了,这个钱币是铸币而非铸块,从这时开始中国的铸币工艺就开始了。 到了宋朝就更厉害了,宋徽宗为了敛财,下令大量铸造当十钱、当五钱,由于当时江南地区冶炼技术很高,所以这时期的钱币做工极其精良,而且由于铜的储量比黄金丰富很多,因此当时的人们也很愿意用铜钱去兑换金币——事实上这也是可以兑换的,因为当时的铜钱实际上就是铜合金。 但这里要注意一点,宋朝的钱币虽然看起来跟当代的硬币一样,但实际上它是由两层金属中间夹着一道花纹或者文字的,称为“翻砂法”铸造,因此每一枚北宋时期的古钱币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般。

后来金朝和元朝的时候也是继承了北宋的“翻沙法”来铸造货币,在元末明初的战乱期间一度停止货币制度,但等到明朝建立之后也恢复了旧制——不过这时候出现了新的情况。 随着社会的变革以及商业的繁荣,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明代中后期以后银的储备量又远小于铜,于是人们就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就是把银子熔化后压制成形,再刻上文字当做货币使用(实际就是现代的铸币工序了);而同时朝廷也允许民间私售贵金属,也就是私人可以直接把白银打成薄片,在上面书写买卖货品的价格然后交易。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货币改革,这次改革的结果就是使得官方制定的货币单位“文”与民间使用的货币单位“两”基本统一,同时也使政府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

战舒锦战舒锦优质答主

在中国的金币博物馆里,可以看到一枚用金饼拓制的金币拓片,这种金饼是秦汉时期中国独有的黄金形态。秦汉时期的金饼一般是外圆内圆,没有固定的铸造模具,所以形状也不太规整。重量一般是250克左右,也有的大一点,小一点,是按照一定成色的黄金为原料,简单加热熔化后自然形成饼状。主要的作用是作为一种大宗的交易支付手段及向朝廷进贡的对象,还没能真正用作流通货币使用,所以也没有打上表明其成色及价值的印记。

中国在唐朝时期曾大量使用过一种被称为“开元通宝”的金币。在当时,金币银币与铜币的使用流通是等同的,所以那个时候人们使用的钱币,从理论上讲都是可以使用黄金、白银来铸造的。但由于黄金的贵重,而且国家规定铸币场外任何人不得私铸黄金,所以当时的金币实际上是主要用于朝贡和赏赐。而且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唐朝的金币出土地,一般不是在中原地区,而大多是在西域或者现在的越南地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