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元纸币何时发行的?
1980年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 第三套人民币共24个券别,主币有1角、2角和5角货币,辅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和5角纸币及1元硬币,还有1元、5元和10元纸币以及5角和1角硬币。 这套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计印制的第一套人民币,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设计印制的第一套人民币,在钱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立意新颖。这套人民币在设计上突破了外国货币设计的构图方式,完全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自行设计,体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征;而在印制工艺上则采用了胶版印刷、凹版印刷和雕刻凹版印刷等先进的生产工艺,这在当时的国际上是十分领先的!为了适应外币兑换的需要,还首次采用了双色套印(对印)的技术,使得这套人民币色彩丰富,防伪功能强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由于第三套人民币采用了多种先进技术,所以非常不容易造假,这使得它成为了目前最受追捧的一套人民币。虽然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但它的版式依然保存完好,这也使得它成为了收藏市场中的一颗“明星”。 目前,第三套人民币已退出流通领域,但它所蕴含的民族记忆和精神却永不过期。
在建国以后几十年的使用历程中,人民币仅有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发行过3元纸币。第一套3元币发行起止时间:1953.12.1.--1955.2.21。第二套3元币发行起止时间:1955.3.1.--1964.4.19。
人民币3元币,是建国以来发行的第二套及第三套人民币中的其中一种面值的纸币。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第二套人民币时发行过3元纸币,其正面图案为礦工、农民,水印为新华门,冠字有1位或2位,用罗马字表示,其数字为7位,采用单面凹印技术,1964年4月19日停止收兑和支付,现已基本退出流通市场。
1992年6月15日发行的,1992年版的3元面额纸币,是第三套人民币中的一个特殊的币种,是为解决边远地区群众购买商品难和找零困难等具体问题,经国务院批准,1992年6月15日发行的,仅限在少数民族地区流通的,有特殊发行针对性的普通劵纸币。
由于发行区域和使用范围的限制,该币种没有大规模的投放市场流通使用,具有一定的收藏投资价值。它的背面主图为国徽与回旋的花瓣相交映,主色调为棕色,票面规格为107*50毫米,也是三套币中唯一的一种长币。它不但填补了我国没有3元面额纸币的空白,还为我国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
此币发行时票面水印图案为固定5角五星水印,在使用中人们将5角五星水印误认为是5角钱,使该币的影响因素增多,降低了人们正常的使用频率,因此它更具有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