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创新四大伟人是谁?
说几个名字吧,这些人在各个领域都是开山立派的人物,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地位。 物理:于敏,核物理学,两弹元勋,国家最高科技奖。 数学:王元,著名数学家,中国方阵理论的奠基人之一,国际数学界著名的“中国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化学:徐光宪,化学学家,中国稀土科学奠基人,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提名。 生物:侯云德,病毒学家,艾滋病和肝炎病毒的研制取得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病毒学界奠基人”。
电子:黄昆,物理学家,半导体物理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计算机:高文,计算机图形学、三维图形生成、虚拟现实、多媒体技术等方向研究。
材料:彭一刚,土木工程结构力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交通:戚发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航空:叶培建,航天技术与应用科学家,嫦娥一号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
水利:武强,水利工程专家,南水北调总工程师。
土木:王景全,土木工程结构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 矿业:刘广志,采矿工程首席科学家,深部金属矿开采与资源高效利用。
电力:汤广福,发电设备及系统节能专家,水电自动化和电站运行自动控制系统。
医药:孙燕,肿瘤内科医生,对肺癌病因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兵器:徐滨士,火箭发动机专家,特种表面工程及装甲车辆技术。
农业:齐达仁,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畜禽疫病防治。
海洋:汪品先,海洋地质与环境专家,中国第一代深海钻探科考船——“实验号”主要创始人之一。
气象:曾庆存,大气科学家和数理科学家,中国现代大气科学的奠基人,全球大气科学的重要引领者。
新闻:张五常,经济学家,新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袁隆平
他一直有个“禾下乘凉梦”,也曾说过要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而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米王爷”等诸多称号。但是,更准确、也更通俗地讲,他是一位从袁老师(湖南一所农校的普通教师,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一路奋斗过来的科学家,一位心系天下百姓的科学家。而他,就是袁隆平!
袁隆平,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杂交水稻的成果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而且被认为是解决下个世纪世界性饥饿问题的法宝。国际上甚至把杂交水稻当做中国继指南针、火药、造纸、印刷之后,对人类的第五大贡献。
2000年2月19日,袁隆平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该奖项的首届得主。
潘建伟
他是全球远距离量子通讯试验的领跑者,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他提出一系列量子通信国际领先水平新方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量子通信研究,并积极推动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而他,就是潘建伟。
2016年中科院院士增选结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国盾量子科技创始人、中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成功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施一公
分子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从事细胞凋亡和生物膜蛋白领域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细胞调控和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研究运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特别关注的分子生物学课题包括:细胞凋亡、动物细胞内蛋白质分选及膜蛋白的跨膜转运,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主要研究手段,研究这些生命过程的分子机理及在人体内的调控机制。而他,就是施一公。
2011年6月入选《自然》杂志评选的“中国科学之星”(Nature China Stars),并被公认为是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赶超世界领先水平的引领团队之一。
杨振宁、姚檀栋、施一公、赵政国、潘建伟、李家洋
2020年8月6日,美国科学院在官网公布了2020年增选的120名院士和30名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当选2020年中科院外籍院士。
钟南山
2020年8月3日,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20年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共计531位,钟南山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