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价值上百万的坐洋铜币吗?
世界上第一枚铸有“洋”字的钱币是坐洋铜币,其铸期是康熙四十三至四十五年(1704~1706年)。康熙四十三年,清廷准福建总督刘秉恬等请,开禁弛洋(即南洋),第二年三月,敕准浙江提督岳钟琪等所请,令沿海商民各驾船只赴东西洋贸易。康熙四十五年,福建巡抚新泰奏“请改铸铜钱,其样照西洋铜钱之制。”康熙帝核准了新泰的奏请,并钦定新铸铜钱的图案及钱文为“元宝”二字,并令将此钱输往东西洋贸易。由于康熙坐洋钱是专为对外贸易特铸的,没有在国内行用,且“西洋铜钱”特指西方国家铸的铜钱,福建又不产铜,因此“其制所用”当为洋铜铸造无疑,这也是我国古代第一枚用洋铜铸造的钱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