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酒楼打包送食盒吗?

扶凌芙扶凌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酒楼上吃饭,古代是有“打包”这个概念的。 比如南宋时杭州的酒楼已经提供“分茶”服务了。[1]这种“分茶”跟今天茶楼里“点心”的意思差不多,即茶水点心一起上,客人边喝茶水,边吃糕点是种常事。

到明代更将“分茶”写进了律法里。明太祖定都南京后,规定城里有“茶馆”或“酒肆”,出售茶水、面点,允许客人在里面就餐,还规定每天“分茶”的时间,以及所供应的茶水和面的品种。 (《南京府志》) 清人写的笔记里也提到南方餐馆有“打包”服务。

《清稗类钞》里说江浙一带的餐馆,有“随到随做”之盛,指的是客人点了菜,当场制作,当场就给你端上来。而且这边的菜肴分量比较“灵光”,就是“不多也不少”,如果食客吃不完,可以“打包”带走。 (《清稗类钞•饮食之部》)

我怀疑清代的“打包”服务是沿袭自明代的“分茶”。因为到清代,茶馆的生意已经非常好了,许多地方的街道两边都是林立的茶馆。 不过清代也有跟现在有区别的地方,那就是除了茶水点心外,茶馆里还有卖戏票的,所以它是集“饭馆”“茶楼”“戏院”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卜奔卜奔优质答主

送食盒当然没这规矩,但如果你很有钱,让服务生送点外卖回去那是可以的,而且还有茶饭食单之类的外卖菜单。

宋朝是高度商业化、私有化的社会,政府不干预商品物价,由行会负责定价。宋代酒家的饭菜价格在宋朝物价中并不算贵,寻常工商业者、小生意、小手艺人是可以在茶酒肆里喝茶饮酒并消费饭食的。

虽然宋朝酒楼可以送饭食,但“打包”这个说法恐怕要到民国年间才会有。这是因为古代人连一次性筷子都没有,宋朝酒楼里用的一般也是铜、铁、锡制的餐具。在冷餐店打包个糕点、鲜果、冷盘之类还可以,要打热菜回去,用什么打包呢?竹木容器又不耐用,打包回去也是要还的。所以宋朝的“外卖”与今天理解的“打包”有本质的区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