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人民币里的人是谁?

仲孙钰舒仲孙钰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第三套人民币发行于1962年,退出市场时间1980年5月,总发行量57.6亿张;第四套人民币发行于1987年4月,即将退出市场,其整体防伪能力和印刷技术已经大大提高,特别是100元、50元的凹板印刷技术和胶印凹印技术对印制伪钞提高了很大的难度,但5角、1角纸币的印制技术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还是易被复制的。

所以,在当时技术水平下,纸币上的头像能安全使用到新版纸币发行之前是符合逻辑的。 那么,问题回到原点: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人物究竟是谁呢?为什么会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制作如此精美的纸币?

1948年末,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负责管理全国的现金流通和外汇管理工作,同时负责发行人民货币。为了发行和管理新的人民币,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钞票厂”也就是后来的“中国人民印刷总公司”。

该厂成立后,按照人民的意愿,组织人力物力开始印制第二套人民币。因为此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国力艰难。为此,在印刷技术条件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设计师们通过借鉴各国纸币的设计思路和特点,精心设计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第二套人民币。其中,五元纸币主色调为蓝黑,图案为天安门和民兵团,体现了新中国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的勤劳与智慧;两元纸币为深紫色,图案为炼钢工人,象征我国冶金工业的发展;一角纸币为酱红色,图案为生产运动,反映出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热烈参加集体劳动的生产场景……而这套人民币中的大头形象就是当时全国人民生产生活的缩影——农民、工人、军人。

杨泌静杨泌静优质答主

在一些老版的人民币上,印有位老人的头像。这位老人并不是孙中山先生,而是瑶族女子。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途经广西瑶族聚居地,当时,瑶民因受反动政府和军队压迫剥削,形成了“汉人入瑶山赶田赶地,瑶人下平坝砍头杀脑”的极为仇杀的对峙局面。当时,红四师十团进驻瑶民居住地,当地瑶民全部武装到山里防备。红军在瑶山“打了土豪分了牲口存粮”,使穷苦的瑶民切身感受到红军是一支和蔼可亲的好军队,纷纷赶回寨子,与解放军热情地拥抱跳唱。从此,红军给当地瑶民取名“友谊社”和“团结社”。

瑶民长期受压迫剥削,迫切需要一种新的、人民的货币。为此,红军决定铸造发行人民币,红军领导决定从瑶民中挑选14位最漂亮的瑶民女子,作为人民币票面女像的模特在“团结社”,红军找到了当时23岁的葛怀仙,她是瑶民中长得最为漂亮的,便安排她作为人民币肖像女像的模特。

当葛怀仙得知这个消息时,激动地一连跳唱了半晚上。后来,葛怀仙应红军战士的要求,还教会了战士们几首动听的瑶歌,红军还用银元为她购买了12个银手镯和一床特制的花边被面。临别时,葛怀仙还给红军干部赠送了瑶民自制的绣花鞋作纪念。

这张刻有瑶族女子头像的纸币,是湘江血战最惨烈时铸造出现的,她承载了红军与瑶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是党和红军宣传政策,争取民心的一座桥梁和纽带,时至今日仍被视为珍宝,被视为民族平等的象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