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有饕餮文吗?
有!而且不止一种,我收集了两种,都是2015年版50元券(第五套人民币的纸币中,一共有十五种面额,分别是:1角、2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150元、200元、500元、1000元、2000元、5000元和10000元)。
第一种是“三阳开泰”,在纸币正面左下角的位置,也就是纸币发行年份下面的一点位置。这个图案由三个古代神话图腾组成,分别是“太阳神鸟”、“阳刻福字”和“古钱”,分别代表“吉祥”“如意”“招财进宝”——这简直就是为“招财进宝”印钞啊!真是大写的赞!
第二种是“顺天承乾”,位于票面右侧的号码下面的位置,由一组造型奇特的图案组成,其中“乾”字中间的符号和“坤”字的形状十分有意思——据说这代表着“天地交泰、乾坤朗朗”的意思,是为“和谐”的意思。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人民币共有12个年份(1948、1953、1956、1958、1962、1972、1980、1987、1990、1996、1999、2005)和五套不同版别的纸币面值。12个年份的人民币图案中,除少量少数民族大团结币的装饰图案较为接近饕餮纹外,均未使用饕餮纹。
中国第一套人民币于1948年12月1日发行,面额有1000元、5000元、10000元、50000元等。中国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发行,改用“角”、“分”单位,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3元和5元共11个面额。中国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4月20日发行,增加了10元面额。中国第四套人民币于1987年4月27日发行,面额扩大至50元和100元。2005年8月31日,为提高防伪技术,同时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艺术魅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第5套人民币发行,币值不变,共有7种,1角、5角、1元硬币3种,1角、5角、1元、5元、10元5种纸币,100元、50元2种纸币。
饕餮文最早出现在商周青铜器上,之后在陶瓷器、玉器及建筑上逐渐广泛流传,其用途主要有:装饰和警戒。
饕餮纹是商周青铜器的一种装饰纹样,形象奇异狰狞。《吕氏春秋•先识览》载商纣王“以西伯昌为囚”时,“周之兴也,吕牙在殷”。吕牙即姜太公,他看到“殷士大夫皆淫佚 luxury,是以末皆有周斗”,并预言:“其兆见(tan)饕餮之状,亦祸败之象也”。商灭后,周人认为此纹有威慑、警示作用,仍继续沿用,不过图案变为柔和的风格。饕餮纹是一种合两目于一的怪兽面部正面像。它仅绘出双目、鼻梁及两旁的纹饰,嘴部则大多不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