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琉璃有何价值?

荣盈盈荣盈盈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问得是“清 代的琉璃”有价值还是“唐代的琉璃”更有价值。 我们现在说的“瓷器”,在古代是指“瓷器的器皿”,也就是装酒或者装菜的盘子、碗、杯子等等。陶瓷中的“陶”字,就指的是用于建筑材料的瓷砖或瓦片。 因此严格来说,我们今天所讲的“中国瓷器史”,其实应该叫做“中国陶瓷器史料”。因为除却“陶”和“瓷”这两个大类之外,还有很多材质的中式工艺品。

比如“琉璃”,就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材质。这种材质在现代汉语里的定义不是很清晰——我们常把那些透明、半透明的宝石(如水晶、玛瑙)称作“琉璃”,但中国古代的“琉璃”是一种颜色丰富的有色玻璃。 而且中国古代的“琉璃”行业是一个包括制作、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文化产业。从原材料的制作到各类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再到市场流通和销售,“琉璃”这一行当可以说是古代手工业中非常兴盛的行业之一。 《史记》里就记载着东汉时期已经有人利用琉璃制造假珠玉了;隋唐时代,南方的佛山镇已经出现了专门制作琉璃的窑场;宋朝时,开封的“琉璃作坊”已经非常有名;元朝时,北京东直门内也有了许多制作琉璃的铺户;明清以后,各地制作的琉璃工艺品更是层出不穷。

由于我国古代“琉璃”行业的繁荣兴起,导致古时候关于“琉璃”的典籍文献非常多,并且这些文献资料对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有很大帮助,其中就有不少涉及“琉璃”的诗词歌赋。 最典型的就是唐朝诗人岑参的这首《送杨子》: “洛阳东西市,烟火十万家。青楼晓日暮,歌吹满天涯。” 其中的“青楼”就是指卖琉璃的店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