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象是什么寓意?
佛教在中土传播了几千年,在与中华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物质、民俗文化。佛教中的很多用具,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和装饰之物。
手串、手珠是佛教徒用来记数念佛号的,后来也成为随身的一种装饰物。过去的人,尤其佛门弟子,大都佩戴手串。现在戴手串的人越来越多,戴手串的时尚越来越浓,很多人佩戴它,都当作一般的装饰品,甚至成为时髦的装饰品,却忘记了手串在佛教中的深刻寓意。
佛珠,又叫“手串、手珠”,就是手上的念珠。也有人又叫“数珠、诵珠”,就是念经用的计数之珠。佛家认为“念佛一历耳根,永为道种”,佛教徒们为经常提醒自己念佛,就将佛珠戴在手上,常常翻动,从而起到了念佛的提醒和计数作用。把佛珠戴在手上,一方面用来念佛,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来警醒自己,帮助自己“自净其意”。《金刚经》里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教徒们手玩佛珠、静神屏虑、息念虑、去妄想,使自己不住一切相,以达到更好的“自净其意”。
佛珠在佛教中应用十分广泛。佛经中提到:佛在世时、波罗奈国有婆罗门问佛最上的住处是何处?佛告婆罗门:最上处即在我们的手上,我们手上的108颗念珠就是最上处。佛珠的由来传说佛释迦牟尼有一次在恒河岸边讲经说法,河边有很多人在洗衣服,佛就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圆圈来比喻人的心。河边的洗衣人顺手抓起河中的沙石向圆圈投去,一颗颗沙石打在圆圈内,一颗颗心受到菩萨法语的感召,洗涤得干干净净。佛珠就是从这里来的。佛珠是用线将各种材质的珠子贯穿起来的,用线穿珠,用珠打结,就是用外在的束缚来约束我们的心,从而到达“自净其意”的目的。
佛珠的颗数是有讲究的,常见的有18颗,27颗,108颗。18颗的叫“十八随念珠”或数珠,多用于念诵《十小咒》和《楞严咒》。18的数还可再倍增至36、72、144;《法华经·普门品》中讲到观世音菩萨的18种威神自在、妙用无边的法门,这18种法门,又可倍增至36法、72法。27的数也是18的倍数,27珠的串珠常见于净土宗、密宗等。108颗的叫“圆满菩提”和“百八念珠”。佛珠为108颗,以象征108种烦恼。念佛是为了净除108种烦恼,而最终到达涅槃寂静的彼岸。108的数也可倍增至216、432。在印度,佛珠还有24颗、54颗、60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