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子连生帽筒有收藏价值吗?
帽筒产生于晚清和民国时期的中国,是当时用来承放官帽的家具,也是官宦或文人用以陈设、装饰居室的用品,大、中、小帽筒主要用作陈设装饰及贮藏满帽、西帽、风帽和各种便帽、帽盒,有的小帽筒也可用来插放手巾、头巾等。一般,紫檀、黄花梨的帽筒价值较高,红木、瓷、珐琅的次之,锡、铜、铁的最低。一般说来,收藏市场常见的多是清末及民国早期生产的帽筒,多以紫檀木、黄花梨木制作,造型古朴,雕饰精美,以龙凤为主题的装饰图案较多,尤其是紫檀木材质的“太平有象”、“贵子连生”,因制作工艺精湛、存世较少,价格较高。
帽筒的收藏价值还与其大小和存世量有关,如瓷帽筒中的大、中帽筒价值较高。一般,瓷帽筒直径20厘米以上,高40厘米的为大帽筒,直径15厘米、高30—40厘米的为中帽筒,直径12厘米、高25厘米以下的为小帽筒。瓷质帽筒以釉下彩、粉彩和青花为上乘,器型完整,釉面精美,制作工艺精湛者价格较高,那些装饰图案精美,符合中国风水文化内涵,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帽筒,如“长命百岁”、“五子夺莲”、“四喜童子”、“万福锦集”、“福寿双至”、“福寿安康”、“禄寿双至”、“天官赐福”、“太平有象”、“贵子连生”,以及吉祥话语、诗词图案的帽筒价格也较高。一般来说,清末民国时期制作的大、中、紫檀木、黄花梨木的“五子夺莲”、“贵子连生”,瓷质、“万福锦集”、青花的帽筒最珍贵,价格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