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缸瓷器到底有没有价值?
其实早在2011年的时候,有一套50件粉彩开光四季花卉纹碟,以6032.5万元人民币成交,震惊了中外拍场,这个叫糖缸。这个叫碟,实际就是糖缸。其实,糖缸其实也是碟,我们日常中称之为碟。所以糖缸也叫碟子。
糖缸,又称“茶盘碟”。它是一种有着特殊实用功能和象征意义的瓷器,自清中期至民国时期,一直是宫廷及地方的“官窑”产物。糖缸既是达官贵人用以装糖的容器,也是体现其特殊身份和地位的高雅陈设品,因此有“官窑”的特征。糖缸自产生始,大多为窑务监督官的“订烧活”,后作为年节朝贺赏赉之物,分发给王公大臣,其制作十分考究。作为特定历史时期产生的一种特殊器物,糖缸历经200余年,一直鲜为人知,其存世数量不多且多藏于宫廷,流传于民间者极少。而作为收藏品种,糖缸的收藏才刚刚起步。
清三代时期是糖缸的大爆发时期,这一时期的糖缸以斗彩开光和粉彩开光为主,造型也以缸为主,而到了清代中晚期,粉彩开光的碟子大量产生,这一时期的造型和纹饰均不如清三代时期丰富,大多以花卉为主。
近年来,糖缸也因其自身独特的文化含义吸引着藏家目光。目前拍场上的糖缸多以清三代存世者为主,品相精美、尺寸较大、成套的糖缸存世量极低,因此价格也不菲,一套4个的乾隆粉彩开光四季花卉纹碟在2012年中国嘉德四季拍卖会上以448万的高价成交。随着糖缸的不断被发掘和发现、其文化内涵不断被阐释和推广,糖缸将越来越为世人熟悉,其自身价值和市场价值也将获得广泛认可,具备巨大的收藏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