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分是多少克?
一般而言,一钱等于十
旧时银两,通常为库平足银一两。库平即入库标准,分量、成色均合格。足银为含银量99%以上,亦称库平上色。一两白银折合当时制钱1000文,即一贯。
旧时银元成色稍低,库平7钱8分抵足银一两,每块银元合足银1两2钱4分。
库平每两分为十钱,每钱分为十分,每分分为十厘(1钱=10分=100厘)。清末民国初年,天津租界常以英美制重衡计算物品重量,华人谓之“洋重”。一“洋重”称为“盎司”,一盎司约等于市制七钱七分。
银两是明清时期的主币单位,实际上通用货币有银、铜两种,通常一贯制钱(即1000文)等于一两银子。实际所用制钱因年久磨损折耗(制钱是铜、铅合金的,因长期流通铅份大多被腐蚀掉),实际所用约需1200-1400文才能向官府折纳一两银子,即民间所谓一两纹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