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槐的画有收藏价值吗?
张先生的画,我看到过一些,他早年学海派吴昌硕体系一路大写意花鸟,晚年受齐白石影响较大,无论造型还是构图都有齐白石笔意。张先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天津国画界的代表人物。曾出任天津市国画研究会主任一职。他和当时画界的汪慎生、萧心泉、陈少梅、孙其峰以及擅写山水的刘子久等人都过往甚密,经常在一起笔会酬唱,切磋艺事。
张先生画的牡丹,着色艳丽,喜用粗笔浓墨勾勒出枝干,再以西洋红点染花瓣,具有很高的辨识度,尤其适合悬挂在家中客厅和居室中以示喜气和富贵。张先生的代表作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创作的六尺整纸巨幅牡丹,这件作品后来由张学良将军购得,并转赠周至柔。张先生的画在上世纪90年代,其市场行情一直高于同一时期的天津画家如王学仲、孙其峰等人,曾有“王不如张、孙不如张”之说。
1990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张子槐画集》中收录了他各时期创作的代表作品120余件,这件紫藤图轴当是其晚年代表作,构图饱满,造型敦厚,设色以墨和赭石色为主,藤枝以湿笔重墨挥洒而成,藤花以藤黄、洋红和胭脂三种颜色点染而成。紫藤花下,有四只色彩斑澜的小鸭憨态可掬,两只一黑一白,两只一对赭石色加胭脂和花青。这应该是张先生从齐白石作品中借鉴来的手法,即花鸟和动物结合的造型。其目的不是为了“借物比兴”,而是为单纯“为花鸟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