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铁足瓷器是官窑吗?
清初康雍乾三朝,瓷业空前发展,在此期间,制瓷艺人在仿古创新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特别是仿古瓷,刻意追摹周、秦、汉、宋各朝名瓷,尤以仿宋瓷为优,尤以铁足瓷器为突出。
“铁足”一词为清代仿宋影青器的“宋式瓷”特有现象,亦是清初期景德镇仿宋影青水平最高的工艺特点。“铁足”系指器底部与圈足部分由铁渣泥拉坯而成,由于在烧制程中与釉互相融化,使圈足与器身釉面相连接处,形成一层鳝血色釉,并使底部呈现黑褐色或酱褐色,极似铁色。“铁足”纹饰古朴浑厚,具有宋代釉色青润,器足浑厚,器身轻薄及通体透明度极佳之特点,几近乱真。由于清康熙时期仿宋影青“铁足”水平极为高超,在当时“有乱真者,真者愈见稀少”。所以清仿影青“铁足”不仅在当时颇有声誉,而且流传到近现代仍视为宋瓷。“铁足”之器主要是以民间日用品为主,并不限于某种器形。清仿影青“铁足”并非当时社会主要盛行之品种,故传世不多。
关于清仿影青“铁足”瓷器产地历来众说纷纭。据清宫档案记载:“康熙四十五年,内务府织造寅斯隆额奏:景德镇监造年希尧等造:‘碗一千六十二件(内铁足碗二十二件),杯子三十件……’。康熙四十六年,怡贤亲王允祥奏:‘造办处传活:瓷茶碗二十件。其样内蓝色釉金鱼一件,青釉白鱼一件,大红釉金花一件,铁足青釉一件’”。据此记载,“铁足”之器确乃景德镇当年所烧。“当年皇帝曾下旨令年希尧等烧制一批瓷器进贡,其中就有铁足碗22件,足见清朝皇帝当年对铁足瓷器的喜爱与重视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