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的藏品没有价值吗?
文物一般可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又可分为一级文物、二级文物和三级文物,未被定级的可移动文物为一般文物。一般文物是指在文物数量上占大多数的那些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可移动文物的通称。
在文物收藏中,人们往往关注于一、二、三级文物,而较少涉及一般文物,普遍存在着重珍贵文物、轻一般文物的倾向,认为一般文物没什么价值。其实不然。首先,一般文物是以一、二、三级文物为基础的。同时,一般文物与珍贵文物相比,只是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方面在量的划分上不同,而非在质的方面有区别。有些一般文物经过鉴定也可以升级为三级乃至二级、一级文物,而有些珍贵文物也可能减级为一般文物。
其次,一般文物在考古、历史、艺术研究诸方面,与珍贵文物一样具有同样的重要价值。例如,1951年在北京市昌平县白浮村昌平县东燕乐乡白浮村附近出土的三彩罗汉像21尊,1973年在北京市朝阳区大郊亭出土的“开元通宝”100枚(现藏首都博物馆),都是研究唐代佛教和造像题材、书法艺术以及流通货币、铸造工艺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
而且,同所有珍贵文物一样,许多一般文物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发明,都反映了我国古代在科学技术上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如北京石景山区周口店地区出土的3年前的山顶洞人穿孔石珠和钻孔兽牙(现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的一般文物),不仅反映了山顶洞人在缝纫方面已有相当技术水平和有爱美装饰的意识,而且揭示了他们已能制造穿孔工具和会用穿孔工具在坚硬的兽牙上钻孔的熟练技能。
此外,有些虽然只在个别方面有重要性,但对某些专门研究仍可以提供极为重要的材料。例如,明代的“嘉靖二十九年工部右侍郎李芳等勘合”1件,原藏山西省长治县文化馆(现藏山西博物馆),从勘合记载中,可以看出明代潞州、泽、潞二府的面积。又如首都博物馆所藏的明代正统十年(1445年)《北京城立体模型图》,为研究北京明代城池的建筑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类似这样可以提供重要资料的一般文物不胜枚举。
综上所述,对于一般文物,不应存有轻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