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瓷器画家多少个焕文?
清代,五彩,炉形尊,高31.7cm 底径15.4cm,腹径18cm。 此器造型稳重秀巧,五彩装饰,色调浓艳,繁缛华丽。纹饰有折枝牡丹、秋菊、山石、洞 石、牡丹、芙蓉、月季、松竹梅及草虫等,画面生动,笔法流畅,构图巧妙。尤其口沿下题 诗行书五言唐诗两句:“多少离恨情,化作相思鸟”。末款“甲午正月焕文写于栖云山馆”。 底“赏紫”篆款。
专家认为,从器物、胎釉、绘画各方面分析研究,应为清代康熙时期的作品。特别是诗 句与款字书体风格甚为突出,说明是同一人所写,所书字体有摹仿董其昌笔意之处,器物 造型圆浑丰满,纹饰绘画工细清晰,由此可以认定此器应是清康熙早期,五彩装饰风格的 炫丽时期的制品。
“多少离恨情,化作相思雀”两句诗,是化用了《古诗十九首”之一“迢迢牵牛星”。 中两句话“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原诗描述织女劳动的艰辛及离愁别恨,从而引申 出一种爱情的悲剧,全诗以牛郎、织女隔河相望作为中心,反映了广大青年男女渴望自由 爱情而又难以如愿的愁苦,表达了他们深沉的愿望。
这件诗文五彩瓷尊,应是民间青年男女在七夕巧节时烧香乞巧,愿美眷天成、相依永 奉的祈求。清代的康熙二十年,为纪念“三藩叛乱”的平定,特举行一次大型的“庆功宴”。 制定了赏宴紫、赏黄、赏蓝、赏绿不同的膳食,根据皇帝的特谕,特制作了赏紫、赏黄、 赏蓝、赏绿的膳碗。此件藏品底部的“赏紫”篆字款即为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