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画清代有贴在纸上的吗?
纸寿千年,绢寿八百的说法,是现代人根据科学手段推断出来的结果。这个时间的准确性是有待商榷的,如果以这个标准为依据的话,那全世界现在在博物馆陈列的古代字画作品都是假的。
在历史中,并没有这个说法!字画的寿命其实是和装裱用的材料的制作工艺(古代纯手工,现代化机械设备)、制作人的技术水平、后世存放的环境有直接关系。
在古代字画的装裱材料有绫、罗、纱、绢、纸,其中绫罗纱容易损坏、不易长期保存,所以现在流传的古代字画真品基本上是用绢和纸装裱的。
绢是丝绸之路上的“绢”字,不是现在人们穿的“军”服。它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出来的'丝织物,分为素绢和锦绢两种。因质地柔软光洁、坚韧挺括、平整均匀,而且便于吸墨,被用作书写和绘画的材料。纸张在唐朝以前不是非常完善,到宋朝的“澄心堂纸”才开始在宫廷中正式使用,到明清才在民间开始大量使用。但是,在古代的纸张的制作都是纯手工的,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和现代的纸张制作工艺是有很大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