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期瓷器值钱吗?
瓷器是火与土的艺术,从商代中期出现原始瓷器开始,瓷业之火已经在中国烧了三千年。历史上的名瓷佳器,有不少由于其文化价值和艺术水平,被收藏珍爱。瓷的艺术魅力和收藏价值,越来越受到藏家的重视。而空白期正是明代瓷器中存世量少和价值甚高的一个时期。
空白期瓷器,由于时间短暂,传世和出土数量不多,是目前价位偏低,最有投资潜力的。
空白期瓷器鉴定特点
考古发掘明代正统、景泰、天顺共30年的资料极少,传世品也非常少见,因此这30年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空白期。瓷器上不写年款,也是这一时期的特点,少量有四字吉语年款的,也是非正式的,正规的年款几乎没有。明初永乐、宣德年间制作的甜白釉器物在正统、景泰、天顺时期也有烧制,但比明初胎体要厚重,釉面不够通透,其图案有锥拱和印制的缠枝莲花。明代空白期瓷器鉴定要点:
首先、看胎釉。空白期的胎体普遍较厚重,胎质不如永乐、宣德细洁,胎色多呈灰白色,胎釉结合处常有火石红现象;釉色大多白中泛青,釉面有轻微的桔皮纹,个别器物釉面有开片纹,釉上彩部分器物釉面有一层厚厚的黑亮釉。
其次、看造型。主要延续明初的造型,器物普遍偏大,盘、碗口沿宽,圈足高且足内台面宽、底心下凹。这时新出现的造型有筒式炉、三足或四方方炉、折沿盆、筒式三足鼎等。
第三、看绘画风格技法。该时期的纹饰绘画不如宣德时的有力,但比成化时工整,勾线填色的绘画较多。所绘人物发丝一缕一缕的较分散,山石少皴纹,海浪纹为平直线和弧线相间构成。装饰题材以龙纹为主,还有折枝和缠枝花卉纹,海兽纹则不多见。龙纹凶猛霸气,弯弓状长嘴,下巴上翘,发毛紧靠头顶后方生长且下方向后勾,龙爪较瘦、但爪甲锋利;海水较简单,只用深色线条来表现。
第四、看款 该时期无论盘、碗、瓶、炉等,一般都没有款。只有少数盘底书有“大明年造”、“正统年制”、“天顺年造”篆书、楷书款识。
古玩界有说法“早看瓷,晚玩玉”,因此瓷器价格近年来一路看涨,不少人都选择投资瓷器。但是毕竟空白期烧制瓷器数量有限,因此存世量更少,目前价位偏低(存世量少,价值高,价格必然就不低了),因此是最有收藏和投资价值的。只要保管好和收藏好空白期的瓷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空白期瓷器必然是下一个天价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