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清朝瓷器?
一、看釉面
清早期釉面有的略显温润,有的青白(如康熙豇豆红),青花多采用珠明料,颜色鲜艳。
清中期釉面已趋干涩,青花多采用国产料,颜色发闷。
清晚期釉面灰暗无光,青花发散,鲜亮。
二、看造型
清三代器物时代特征明显,尤其是器物的口沿、底足、流、耳、系、铺首、扳手等处,与其他朝代区分较为容易。比如清三代的器形多敦厚稳重,修胎严谨。中期以后器物制作渐不规整,造型也不如早期美观严谨。
三、看胎体
清三代胎体洁白细腻、坚硬致密,迎光透视呈粉白色。中晚期胎体颜色开始发灰,粗松,露胎处釉下有红褐色斑点。
四、看纹饰
康熙前中后期图案差异很大,早期图案精致,中晚期图案略显粗糙。
青花、五彩看发色,粉彩、珐琅彩看色阶过渡。
五彩颜色透亮,三彩、斗彩颜色不鲜亮。
五、看款识
清三代款识分本朝款和仿前朝款两种。伪托款仿制粗劣,与真品本朝款相去甚远,仿制的仿前朝款和真品仿前朝款也不在一个档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