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都有哪些瓷器?
宋朝是瓷器空前发展和繁荣的时期,不仅烧瓷技术和釉色、品种大大超过了前代,而且形成了百花齐放,风格迥异的七大窑系(即:南北官窑系、定窑系、哥窑系、龙泉青瓷窑系、景德镇青白瓷窑系、耀州窑系、建窑系),开创了中国瓷业发展的全盛时代。
瓷器的名窑在北宋南北分立,各有特点。北宋有“汝、钧、哥、官、定”五大窑系,其中“汝、钧、官、哥”四大窑系在北宋末南宋初时期先后在河南、浙江烧制。南宋时期,由于北方被金占据,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促使北方大批制瓷工匠南迁,使南方的制瓷业更趋繁荣,南宋时浙江成为全国的制瓷业中心。南宋时以临安为中心的各窑厂的瓷器质量、釉色和造型等都有了更大的变革与发展。南宋时期著名的瓷窑有杭州老虎洞的修内司官窑、郊坛下官窑;金华的武义南宋古瓷窑址和永康南宋古瓷窑址;嘉兴的平湖南宋古瓷窑址;永嘉的瓯窑、处州的金、龙泉窑;绍兴的南宋古瓷窑址等。北宋定窑系以定窑为中心,包括河南宝丰清凉寺汝窑、河南禹县钧窑(神后镇刘家门、梁家门等)和河北磁州窑(曲阳、临漳、内邱等地)及山西、山东的窑场。定窑生产的白瓷胎薄而细,釉色白润,纹饰细腻,被誉为“雪满琼梅”一般;钧瓷独创一格,以釉色取胜,窑变的五彩缤纷,绚烂釉色“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被后代称道。北方的辽朝,因游牧民族兴起,瓷器发展较慢,但也有鸡冠堡窑等,烧制粗糙黑釉碗。宋朝是中外艺术广泛交流的时期,南方浙江的青瓷和北方定窑的白瓷出口到日本、高丽(朝鲜)和中东、欧洲等地,并对中国、日本、朝鲜和东南亚、中东、欧洲等地的制瓷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仿南宋定窑烧制的白瓷叫做“绘绿”、模仿中国的龙泉窑、建窑的烧制青瓷和建盏,发展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并形成自己的六大窑口。高丽(朝鲜)模仿中国耀州窑风格的青瓷十分精致,在日本有“苍瓷”之称,有“白瓷之冠”的美誉;仿定窑的白瓷器皿带有独特的风格,有“高丽秘色”之称。中国和世界的瓷业在宋朝得到了长足的发展。